|
楼主 |
发表于 2015-7-3 06:21:09
|
查看全部
与道琼斯公司创始人共同创造出道氏理论的威廉·彼得·汉密尔顿说过这样一句话:“无论自觉还是不自觉,市场价格的变化不仅反映过去,还反映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投下它们的影子,照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拉斯·特维德所著的,被译为多国语言的畅销书《金融心理学》中这样总结:“第一项基本原理,市场走在前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实体市场还没有恢复的时候,经济体系中很多细微的变化,已经被那些精明的、与实体市场接触最深的人所发现,并给出自己的心理预期。所以,很多时候,市场是基于预期的。不过,预期并不是空中楼阁,臆想出来的,而是基于当下的合理推测。那么,谁对当下中国实体经济、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最为了解呢?当然是企业的股东与高管。
今年上半年,近1300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减持股票市值近5000亿元,为去年全年减持金额的1倍,也远超2007年的24.81亿及2008年的19.99亿。对此,有人提出严厉的批评,认为正是高管减持,才引发了中国股市的剧烈下跌,并质问这些股东与高管难道是在看低自己企业的前景吗?
其实,高管减持,只是一种相对性的态度,不一定是看空公司未来的前景,准确的说,是对公司未来的预期低于当前资本市场的预期。当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转型有着诸多挑战,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这种压力下,央行已经多次增加流动性供给,这当然是资本市场的利好因素,同时,所谓改革牛市的观念也支撑起股市。在多个因素的趋势下,资本市场盲目乐观给出的预期,却有可能高于股东与高管的预期,当这个情况发生时,减持就是一种理性选择。理论上讲,做空、减持也是爱国,因为它挤压泡沫,保持可持续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