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铸就发展之魂
——鲍店矿党委工作纪实
现状的呼唤
经济形势异常严峻,市场危机、效益危机接踵而来。困境之中,信心才是稳定器,才是保持发展的金钥匙!
2014年9月,鲍店矿党委在俱乐部召开千名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参加的形势任务报告会。直面差距找问题,立足当前看长远,困难再多、疑虑再多,前景依旧光明。今年2月,又举办《应对新常态,适应新要求,凝心聚力实现全年各项工作良好开局》流动课堂,选派13名理论骨干深入基层区队,将矿井新一年面临的形势任务传达到每一名职工群众。3月,该矿党委再次创新举办《岗位,就是咱们的“金饭碗”》形势任务教育报告会,以业内权威专家访谈、典型人物讲述等形式,客观分析内外部煤炭环境,让干部职工清醒地认识当前严峻形势和发展机遇。5月,“提境界、上标准、转作风”专题民主生活会在全矿各基层单位召开。该矿党委书记赵玉珠认为,党委工作要想凝心聚力,就必须直面困难和问题,就必须抓实思想作风转变,就必须唱响发展这一主旋律,这既是当前形势任务的要求,更是开展“三严三实”教育的宗旨。
“在任何一个岗位,要想有改变有收获要实干更要会干。”该矿矿长、党委副书记辛忠玉在参加10多家单位的民主生活会上,对真抓实干提出了具体要求。
党政合拍,风清气正。鲍店矿领导班子在历经一年多的三次大调整后,在班子民主生活会上再次迸发出严实结合、踏踏实实做事的最强音。
该矿党委将上级一系列指示精神与实际相结合,列出了抓作风转变、抓管理创新、抓素质提升、抓岗位效益最大化的阶段性工作重点,牵一发动全身,一场“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做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表率”在全矿上下蔚然成风。
干好工作最光彩
人,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关键。
鲍店矿党委围绕“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大力开展道德教育,培树道德典范,努力引导职工群众把人生价值的标尺定位在本职岗位上,定位在做人做事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营造出“这本事那本事干不好工作就是没本事,千光彩万光彩干好工作最光彩”的浓厚舆论氛围。
6月10日,鲍店矿俱乐部内座无虚席,掌声阵阵,29周年矿庆活动与感动人物(事件)颁奖、金牌工班长颁奖共同举行。获奖人员巨幅照片出现在了舞台的大屏幕上,该矿党政领导和千名职工群众在台下就坐。激昂优美的音乐声中,主持人依次宣读颁奖词,获奖“明星”依次身披大红绶带在全场钦敬的目光中,走上红地毯,从颁奖人手中接过水晶杯。整个仪式隆重、热烈,获奖者眼中闪烁着骄傲的泪光,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深深感动着。
当选的感动人物张学山原本是一名普通采煤工,近30年的一线工作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一直带动和影响着同事,他的事迹还被中国煤炭报整版刊登,成为行业的典范;著有工作泼辣、勇于吃苦耐劳之称的女电焊工刘桂兰,多年如一日工作在需要电气焊接的每一个角落,不仅被评为感动人物,今年还当选为集团公司“十大最美女职工”。
旗帜鲜明的价值观、荣辱观驱动着广大职工群众在岗位上刻苦奉献。
主井装载系统皮带机滚筒两三个月就会因油路问题烧坏更换,虽然制定了多种定期加油制度,依然不得法,运转工区职工李洪启和刘来印、单光来等人受启发设计了自动加油机,将人工加油改为自动按需加油,现在使用一年多了,滚筒依然正常运行着。过去主井事故率一直居高不下,他们成立了机与电综合系统科研小组,历经三个月,扫清了一切障碍,今年一季度终于兑现了“零”的承诺,主井提升系统运行时间同时获得了1秒钟的释放。就是这一秒,也创造了一个奇迹,既打破了国际高科技系统的固定设置,也打破了自己过去数千次的维修与调试。
4月份,该矿党政在肯定李洪启等人取得巨大贡献的同时,再一次青睐于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技术水平,专门为他们腾出楼房用于技术研发和推广,进一步为他们提供舞台和空间,他们也成为矿区家喻户晓的明星和榜样。
打铁还得自身硬
有了来自工作上的自尊,更要来自工作上的自强。强,就要强在作风和技术上,上文明岗,干标准活,学业务技术,长岗位操作本领。
业余培训、脱产培训、导师带徒、技改小组、技术比武,等等,各系统有各系统的规划,基层各工区有各工区的招数。为解决教学的针对性,运转工区将技能大师集中起来自我培训授课,由“饿补”变为“需补”,一些年过半百的老同志也拿起了笔,课上不明白课下继续刨根问底;供电工区面对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将有志学业务的10多名工人大学生充实到维修班,拜师学艺,促其成长做表率。
该矿党政将今年作为业务素质提升年,全面强化职工业务素质的提升。把过去实行多年且流于形式的每日一题改为每周一题,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季还要进行统考一次,一二季度共抽考1800多人,平均得分都在85分以上。
该矿工会制定下发了《技术创新成果评选办法》,仅二季度就征集群众性技术创新创效成果30余项。3月份以来,在全矿开展业务技术比武竞赛活动,组织开展“绝技绝活”展演,表彰优秀项目15个,构建起了支持和鼓励大众创新、全员创效的良好平台。
思路突破,“金花”吐蕊“新骨朵”;技术膨胀,“细沙”筑起“新大厦”。该矿通过为创新创效者呐喊鼓呼,真诚地尊重每一份奋斗的价值、每一个创造的梦想。今年以来,省内首台智能永磁直驱系统在2309岩集运成功试运行,节能达46%,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700余万元。上半年用电总量同比减少947万千瓦时,综合电耗较去年同期降低4.68千瓦时/吨,吨煤电费同比降低3.27元。安装井下十采、南翼供水站,累计复用矿井水3.2万立方米,每年可创效20余万元。完成矿井水站中水自流下井工程,每年可节约电费40余万元。2309岩集运推广使用高分子托辊,每年可节约成本300余万元。
种下“文明花”结出“和谐果”
“要创造和谐繁荣的矿山文化,没有‘文明种子’的生根发芽只能是‘海市蜃楼’”,该矿党委书记赵玉珠深有体会,他说:“能满足人的是物质,但是能引领人的是精神。职工家属的幸福指数离不开精神动力的支撑,为此要通过寻找‘文明种子’,在广大职工群众中‘播种’,实现文明更广泛的渗透,让他们不断接受思想的洗礼和熏陶。”
针对矿井特点,经过深思熟虑后,他们将对矿山的情感融入文明之中,大力弘扬帮扶济困、排忧解难的新风正气。在寻找“文明种子”过程中,赵玉珠以及党委副书记、工会负责人龚德敏可谓煞费心机。首先是两位新上任的领导要熟知职工家属的需求和当前的焦点、难点问题,然后,逐个“访贤”,确认“种子”能否承担播种文明的重任。赵玉珠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办公室的门一直是敞开的,随时欢迎职工群众来访。“暖心工程”原本是公司帮扶对外开发职工家庭的一项活动,他们却认为不能让任何一个小家庭离开大家庭的温暖。
4月份,该矿工会制定下发了《深入开展“我们在一起·温情家园”暖心行动》实施意见,将暖心行动范围扩展到外开发职工家庭、“空巢”老人、零就业、孤残、单亲困难女职工等困难家庭。5月4日又举行了启动仪式,向全矿职工家属庄重承诺,现在累计募集志愿者包括党委书记、矿长在内已达170余名,结对帮扶60余人,两个月的时间进家入户服务70多次。
通过努力,目前这一“文明种子”已在全矿传播开来,84岁的离休职工单来银属于“空巢”老人,本应受到帮扶,他却主动报名当起了志愿者,并为其他“空巢”老人送上自己制作的小马扎,鼓励老伙计们带上小马扎多出来参加户外活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12户“空巢”老人还意外收到了由志愿者亲手包制的粽子,当志愿者得知孔凡海老人当天过生日时,他们又兑钱购买了蛋糕和食材,与老人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文明培育文化,文化塑造信念,信念坚定,凝聚力则强。鲍店矿播下文明种子,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文明、和谐、稳定、发展的矿山新景象。(房增华 丁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