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该找的,并不是灵魂伴侣
可是真正的爱,似乎不只这样,而是包含更深的关心。
奶奶跌倒住院的这几天,我到三峡去照顾爷爷,在厨房边热稀饭边跟他聊天。“你奶奶不回来也好啦!我一人住大房子,没人念我、管我。”爷爷嘴上这样说,这半个月他每天都睡睡醒醒。
“医生说今天10点就要办出院了,阿嬷等一下就回来了呦!”结果我早餐才弄到一半,爷爷就拖着缓慢的步伐,摇摇晃晃地下楼了。墙上的钟才7点多。
“我想要让你阿嬷噢,一进门就看见我。”他搬了张椅子,坐下来,看着门外,看着,看着。有时不放心撑着拐杖走出去,往远方望,又一会儿回来坐着,搓一搓大腿,喘几口气。结果过一会儿就睡着了,真是可爱啊!
我一直想或许他们就是命中注定的一对吧?隔天我问奶奶:“阿嬷,你相信世上有‘灵魂伴侣’吗?”她迟疑一下,调皮地说:“当然有啊,不然冥婚怎么来的?憨孙!”
我们常以为,真正适合你的对象是命中注定的人,在遇到的那一剎那,你就会“知道”。但最近UniversityofToronto的SpikeW.S.Lee研究发现,抱持着“找寻灵魂伴侣”的信念可能是个坏主意。他请来64位受试者分成两组,并读一些句子暂时强化(priming)他们的信念:
灵魂伴侣组:“我们是天生的一对”或“我是对方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携手旅程组:“我们一起走过了一段路”或“我们共同克服了许多困难”。
然后请他们回想并书写过去“经历过的冲突”与“快乐往事”。发现,虽然回想美好回忆后两组关系满意度没有差别,但回想冲突后,灵魂伴侣组明显较另一组低。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在婚宴上的时候不都是会祝福新人“天作之合”、“佳偶天成”吗?
其实,相较于“一拍即合”,婚姻中的弹性更重要!多年前Universityof Houston的Raymond Knee就发现,对感情抱持着“命定观”(Destiny belief)的人,情路经常是起起伏伏,好的时候很好,坏的时候很坏;相反地,如果相信这段关系是可以透过时间的沉淀而有所成长的“改变观”(Growthbelief),面临冲突困难的时候,也愿意再多尝试看看,动荡较小。如果一开始就把对方想得太美好,在爱的旅途中一跌倒,就会想着:会不会是我们两个人不适合?
一直以来我们可能都想错了,或许该找的不是命中注定的人,而是能跟你沟通、陪你讨论走过一段生命的人──尽管他一开始并不完美。爷爷和奶奶之所以能白头偕老,不是因为他们“终于找到彼此”,而是相处的这段时间,他们不断练习互相包容理解,携手走过各种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