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93|回复: 4

伴着儿子一起成长

发表于 2015-7-7 23:28: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伴着儿子一起成长

■孙素霞

7月1日下午,在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上学的儿子,兴冲冲地回家报他的期末考试成绩:全班第二名,全年级第七名。自上中学以来,儿子的成绩直线上升,这着实令人欣慰。这些,应该都得益于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方式。
小学时,儿子语文成绩不太好,尤其是作文,每次写作文,他都好像难得跟上刀山下火海一样。记得古人总结出的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且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
句话,对我们全家人的启发很大。
在读书方面,我们对儿子没有什么要求。从小时候我给他天天晚上讲故事,到后来他看大量的漫画,稍大又迷上了《哈利.波特》,再后来,又一本接一本,看完了《射雕英雄传》等金庸全套武侠小说,都是他喜欢什么,我们就给他买什么。
上了初中,在老师的要求下,我们给他订了《语文报》《中学生阅读》《儿童文学》等,他都十分喜欢。我们发现,只要他有兴趣的东西,几乎一读就会入迷。经常会有这样的有情况发生,他读着读着,就哈哈大笑,如入无人之境。上了初中,儿子的作业快速增多,他没有整块的时间读课外书了,而上厕所竟成了他读自己喜爱书的黄金时间,常常是好长时间都叫不出厕所。
不知什么原因,对《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他反而看不进去。我们也不强迫他读。他看不进去,我们就引导他看电视,这样,也算是他了解了这些名著的内容了。
有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非常赞同。从去年暑假开始,为了让儿子写作文不再头疼,我们便带着儿子“行万里路”。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我们带他去了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市的许多景点。每次旅游回来,他至少能写一篇作文。我们体会到,“行万里路”,可以让他“打败”语文学习中的这个“拦路虎”——作文。做企业报编辑的爱人,常给儿子说,有大见识,才有大文章。一篇好的作文,就是有故事、有感情、有感悟。这其中,有故事是最基本的。儿子去的地方多了,见的世面大了,自然就能讲出故事了。
我们带他去的地方,要么跟他的语文课本有关,要么跟历史地理有联系。去年,他们的课本上有故宫,我们就带着他去北京看故宫;他们的课本内容有白洋淀,我们就带着他去了白洋淀。今年,他们又学《岳阳楼记》,我们就在春节带着他去了一趟岳阳楼。顺便还到了南昌,看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和滕王阁。到了韶山,看了滴水洞、毛主席故居,还登上了主席年少时常登的韶峰。还去了长沙橘子洲、岳麓山。这些地方,都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因为他去过岳阳楼,这学期他学习《岳阳楼记》就非常轻松了。
“行万里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锻炼儿子的意志。记得我们在山东曲阜孔林旅游时,看着地图,儿子觉得孔林太大了,围绕孔林走一圈,是不可能的一件事。但在我们的鼓励下,他还是步行走了一圈。最后发现,其实只要自己有信心,困难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8 05:40:51 | 查看全部
教子有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8 06:41:40 | 查看全部
成长的路上父子情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8 06:42:15 | 查看全部
成长的路上父子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20:09:51 | 查看全部
     好棒!赞一个!问候老师,欣赏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