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8 17:47:27
|
查看全部
4.消费者剩余价值
在谈判的过程中,产品的实际售价与客户认知价之间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的正向越大,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大,客户满意度越高。那么什么是消费者剩余价值:北京的每年11月初,都会有很多的游人去香山看红叶。在香山脚下,游人可以花二元钱买一瓶纯净水,然后开始爬山,对于不经常锻炼的人来说,香山即使并不算高,爬到一半也足够他汗流浃背、人困马乏。这时候游人看到有人扛着整箱的水往山上运,他就会想,这水到山上去卖,一定很贵,他按照自己的价值观估计,在山顶上一瓶定价四元是可以接受的。当游人喝干了瓶中水,步伐蹒跚地爬到山上,准备拿四元钱去买水时,发现每瓶水只卖三元,这时,找回的一元,就是消费者剩余价值。
这里的纵坐标是服务,横坐标为数量,假如我们把横坐标变为价格,纵坐标变为服务时,这个价值图刚好是国内著名企业海尔的卓越价值的体现。海尔客服有这样的案例:
有一个老太太买了一台冰箱,用了很多年从来没有坏过,最后她把旧冰箱送给了亲戚,自己又买了一台新的海尔冰箱,但是用了不到一年就出了点问题,于是,老太太接通了海尔售后服务的电话,热线小姐说,马上会派人来上门维修,不久就有一个穿戴整齐的小伙子上门服务。只见他先套上鞋套后再走进门,不抽烟也不喝水,他把冰箱斜放在他带来的衬布上,没多久就修好了冰箱。他又把维修的地方打扫干净,才礼貌告辞了。从海尔的这次服务中,老太太感受到了当上帝的幸福感。很自然,如果这个老太太需要买第三台冰箱,她肯定会优先选择海尔这个牌子。果然从此以后,每当她知道别人要买电器的时候,就极力推荐海尔这个品牌。
还有一个海尔优质服务的案例:一个年轻小姐的家住在北京顺义,一年夏天晚上9点半,突然发现家里的冰箱忽然坏了,看了看冰箱里边也没有什么东西,也不着急修,就随意打通了海尔的维修电话。没有想到的是,15分钟后维修人员就来敲门,他很快检查完冰箱,发现冰箱没问题,是电插板坏了,维修人员就取了一个新插板,拆了封装上,冰箱就正常工作了。最后他告知这位小姐,新插板就作为海尔送给她的。自然从此之后,这位小姐的家电一定要海尔牌的。
所以,我们在谈判当中如果能找到客户重视的价值点,就能创造出更多消费者剩余价值。
5. 如何不谈而胜
拥有对方想要的资源,可以使我们在销售和谈判当中实现不谈而胜。在谈判中让对方愿意与你合作,那一定是利益的一个合理交换,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给予与付出。谈判本身就是双方利益的交换,但是如果我们占有资源多,并且对方想要我们的资源,这谈判就自然对我们有利。而在现实销售中,很多销售人员除了销售的产品之外没有其他资源可用,所以也就只剩下赤裸裸的讨价还价了。
拥有对方想要的资源,我们首先看拥有,这里的拥有分为,真拥有和假拥有,拥有的目的是让对方达到相信的程度即可,在名著《三国演义》里有一段诸葛亮演的空城计,对手司马懿带大军来的城下,看到诸葛孔明在城楼上抚琴,司马懿这时候并没有和诸葛孔明谈判,而是率军而走,因为司马懿相信诸葛孔明拥有千军万马,尽管事实上里面只是一座空城而已。在生活当中很多片子能够得手,不就是因为他的演技、伪装,使对方相信了这种事实存在吗?
我们再看资源,资源在这里分为:金钱、物质、时空、资讯、专业、人力、人脉、通路、能力、行为,实际上这里的资源还有很多,只有是人,只要有欲望,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资源存在,比方说时空,不同的时空,一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地位也是不同的。
例如,你是一位销售教育产品的Sales,当你来的杭州市教委,该教委的主任刚好在杭州市教委大厦20层,他正坐在一个宽敞的办公室一张老板桌的后面,身子埋在老板椅上,而你坐在门口旁边,向他介绍你,介绍你的公司,这个时候说最具有谈判优势?自然是这个教委主任,但是,霸主地位是随着时空,欲望的变化而不断转化的,下了班,教委主任开车时,他的身份就是司机,老大就是交警了,当教委主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这个时候他的身份是学身家长,老大是班主任老师,当教委主任来清华大学参加教育行业的管理层培训,这个时候他的身份是学生,老大是老师。当教委主任生病就医时,北京著名医院的知名医师就是老大了,当这个教务主任参加一个旅行社,走了一天又累又饿,导游这个时候就是老大,可以支配他此时的身份需求。
总之,一个人的身份、需求、地位,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的,因为变化,就有销售机会的存在。一个在篮球场生龙活虎的人,对于来人寿保险的推销原,可能没有任何感觉;但一个躺在医院病床上的人,如果推销员讲人寿保险,他的感触肯定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