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9 23:00:21
|
查看全部
果断丢弃“精神管理”与“鞭策管理”
日本是一个很快能够觉醒的民族,很注重学习,不管是任何先进的经验,他们都会勇于去当个好学生,也很喜欢在反思中进行学习。当从美国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后不久,日本人就发现了问题,为什么同样的一台机器,其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和成本,都要大大落后于美国,这种情况,和今天的中国企业,情形是同样的,所不同的是,日本在六十年以前,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日本企业界认为:从中国文化中学习到的“精神管理”与“鞭策管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日本企业清晰的意识到:企业中,从上到下,都缺乏一套适应现代化技术的科学管理方法。
因此,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日本开始猛然觉醒,他们总结了经验,吸引了教训,企业界、管理界开始大规模的普遍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吸收全世界强国的先进管理思想,并结合本国的传统思想加以消化,“质量管理之父”戴明博士(W.Edwards.Deming)也被请到了日本,戴明认为:“质量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一旦改进了产品质量,生产率就会自动提高。”据此,1950年,戴明对日本工业振兴提出了"以较低的价格和较好的质量占领市场"的战略思想。
在这一时期,果断抛弃掉“精神管理”与“鞭策管理”的日本,不昔花费巨额资金,频繁地从世界各强国引进先进的技术,最重要的就是把管理技术引进过来,进行消化性吸收,以创造出完全适合于日本本国情况的、以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中心的、使管理工作全面现代化的管理科学。日本全国的企业普遍认为:先进管理方法,和先进生产技术,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
管理科学家朱则荣在研究中认为:正是发生在日本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这场管理思想大变革,果断地抛弃了不合乎企业发展规律的“精神管理”与“鞭策管理”,因此日本能够赢得上世纪六十代至七十年代初期的高速发展,使原本名声不好的“东洋货”,从此一跃而起,迅速成为世界第一流的产品,拥有极强的国际竞争能力,使世界对之刮目相看。而中国此刻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的企业、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们,能否果断地壮士断腕、抽刀断水、止戈为武,坚决放弃那些陈旧、保守、落后的“人情化管理”思想,迎接管理科学、学习管理科学、创造管理科学?这将是管理史演进过程中必须走过的一个阶段,只不过是你先迎接它,还是落后于它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