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4|回复: 0

(股民)兴平“炒股村”有100多股民 有人投入20万

发表于 2015-7-10 19:28: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B050AF65190C6BB81BF10E2E50C35A34.jpg


       “我拿的这只股票估计还能再涨点。”“农业板块、核电军工还行。”“我看这形势不太好,今天怕是要跌”……5月28日早上,在兴平市马嵬镇南留村村民南栋梁家的大院里,20多位男女股民或站或坐,盯着墙上的大屏幕,你一言我一语聊着。华商报记者在村头一家商店买水时,也有村民在电脑前看盘。

  聊起炒股,一位中年村民笑呵呵地说,“股市那么火,咱也想去看看么。”南留村离马嵬驿景区不远,约830户、4300多人,村民收入主要靠苹果,还有人收废旧家电、搞运输等。据最早一批股民、村支书南栋梁说,村里去年不少人开户炒股,目前股民超过100人,年龄最大的股民60多岁,最年轻的股民27岁。“为炒股有村民投入20万,虽然炒股但本职还是农民。”

  上周A股剧烈震荡,沪指离5000点一步之遥又戛然而止,5月28日,沪指暴跌6.5%。作为几亿农民中的一部分,南留村的100多股民,跟众多A股股民一样感受着股市的涨跌和经济的脉搏。

  天不亮起来下地干活 一来早上凉快二来赶着看盘

  听说兴平有个股民村,华商报记者顺着麦地旁的乡村道路一路问,有村民指引记者来到南栋梁家里。这是一个农家小院,不远处能看到果树、油菜、麦地,屋里墙上挂着一个液晶屏,仿佛微缩交易大厅,村民紧盯着大盘,讨论股市走向、个股涨跌,聊着各种跟股市有关的新闻。也有人填股票代码,买进、卖出、下单……华商报记者注意到,村民大多拿的是智能手机,随时在QQ群里讨论股票,输代码、看K线,操作很是熟悉。

  最近几天天刚亮,村民刘建就下地给苹果套袋子。跟他一样,南留村股民的一天,也提前开始了。股市开盘后,刘建熟练地敲键盘、查询个股,说起股市行情头头是道,下午收盘后再下地。聊起炒股,刘建嘿嘿笑了。“早点起,白天就能留更多时间看股票,早上干活一是凉快,二是为了赶在9点半看大盘。咱是职业农民嘛,炒股和干农活两不误。”

  时间往回退一年,刘建的生活并不是这样。去年这时,他早上下地干活,中午回家休息、喝水、吃午饭,如果天气不热就继续干农活,下午天黑回家。有了股市,作息时间改变了,但并不是不干农活了忙炒股。“夏天白天太热,对着太阳干活容易中暑,中午歇凉顺便炒股。”如今股票、经济政策成了大家聊天的主题,有的村民买来电脑、接上宽带,在家里炒股。

  以前,天热或农闲时刘建和村民“就想打个牌”,如今炒股的人多久没人打牌了,“麻将桌都没人去了”。只要股票开市,村民就早早来看股票行情,生活跟城里的上班族类似,周一到周五(非节假日开市时间)白天看盘,周末白天干农活。“我们看盘就是上班哩,咱跟城里人一样。”刘建笑呵呵地说。

  聊天的几乎都炒股 年龄最大的股民60多

  到11点多,人越聚越多。今年60多岁的南兴牢头发花白,静静地盯着大盘。南兴牢开玩笑说:“咱这个年龄追上了股市,跟城里人一样,赶了把时髦。”华商报记者在西安多个营业部看到,年龄60多的股民很常见,比如股民叶先生82岁了还炒股。

  最近,南兴牢5点多起来给苹果套袋子,9点回来看盘,11点半股市早盘结束,回家做饭。有时有人到村里卖面条,他买点一煮,下午3点收盘后又下地干活。华商报记者问他炒股和干农活哪个累,他说,相比干农活,炒股赚钱快、亏钱也快,而且费脑筋。“干农活没力气了就休息,啥也不想。可炒股是脑力劳动,还要记数字,决定啥时买啥时卖,挺累的。”

  “咱村里能人可不少呢。”据南兴牢说,南留村村民头脑相对比较灵活。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先种大棚韭菜,后来种苹果树,还有村民收废旧手机、旧家电,跑运输等。大家思想开放、有一定经济头脑,跟客商关系好。

  跟老一辈人埋头种地不一样,有到城里呆过的年轻人开始关心股市。去年10月份到兴平开了户,在村里几个老股民带动下,每天坐在家里盯着红红绿绿的数字和曲线操作。南兴牢目前投了三四万块钱,主要买的中国重工,炒股赚着。“看别人炒股就拿点钱试一下,有利好消息就进,后来有了点经验,又追加了一些钱”。聊起操作他谦虚,咱是蜻蜓点水呢,都靠自己判断。“经济方面新闻和股市新闻、国家政策,还有数字,想挣钱了就得关心,每天都得看。”

  目前,村里股民主要是中年人,除了60岁老股民。有一个27岁的小伙年龄最小,但是炒股思路最活。

  干完农活学炒股 回来一说很多人开了户

  聊起炒股往事,大家都会指着刘军航。这时他并不接话茬,只是嘿嘿笑着盯着大盘。村民说,就是他把股票引进了南留村。

  2007年,刘军航的家人在咸阳一家医院住院,他陪护时,听几个病人家属聊起炒股。“那年正好是大牛市,很多人赚了钱。”刘军航话不多,但声调很高、一字一顿,一开口就能说很多股市术语。最早他不懂,就拿出大约1万元,找一位亲戚帮忙炒股,后来炒股赚了一些。感觉自己操作方便,正好有个亲戚在西安一家证券公司上班,几个村民就相约开户炒股。后来,一家证券公司到村里安装了显示屏方便看盘,村民在种地、干活之余炒股。看着红红绿绿的大盘,有人把大货车卖了投入一半到股市;还有人把存款拿出来,投的钱越来越多。

  去年,村里有50多人开户炒股。现在家家都有电视,很多人装了电脑,有时间就看股市新闻。刘军航从2007年开始炒股,赚了一些。“咱是职业农民嘛,股市好了就来看看。”刘军航说,大盘从去年6月底开始起来,11月降息大涨,12月份直到今年4月份,利好不断,降息就把钱从银行往出来赶,他看好核电、军工、金融板块。看着有人赚钱就有人一起研究,也有的在家看盘,比如村民王大良、刘金富。当然,他炒股也有几次惨痛的亏钱经历。

  刘军航说:“炒股跟种庄稼差不多,不能太着急,今天种下去过几天挖出来,肯定没收成,得等一段时间;但是一直等,庄稼就会烂在地里。该等就等,该卖就卖。”他说,村里赚最多的应该有30万。村东头有个人买的中国电建、中国中医,几个涨停板,听说赚了几十万元。
兴平“炒股村”有100多股民

  平时打工干农活收废品 如今一家人有四个都炒股

  如果不是听人说起炒股,刘社教如今可能还骑着三轮车出门收废旧手机。去年经济不景气,小生意也不好做了,觉得赚不了多钱,他就在家歇着,看邻居炒股就心动了。

  刘社教今年50多岁了,去年跟大家一起开户炒股,用他的话说,“收不到废旧手机的时候,又找个来钱的买卖”。这个买卖不需要到外面跑但比较费脑筋。刘社教说,他投入1万元炒股,目前有1.1万左右,相当于没赚钱。刘社教事情比较多,看完盘还要下地拔草,离收麦子还有几天不算忙,有时间看盘。前几天下冰雹砸了苹果,今年估计收成不好,能保本就不错。“要是股市行情走好,还打算再投点钱进去。”

  刘社教家里有四个人炒股,他儿子刘岩被村民认为是年轻人里的炒股高手。顺着村道,华商报记者来到刘岩家里,他正看湖北卫视股票节目,打开的电脑上,大盘红红绿绿还在跳动。他打开QQ群里面有股市资讯,群里不断有人介绍股票。他随时买卖打短线,家里QQ群随时能打开,电脑是结婚时买的,对炒股看盘很方便。

  刘岩是1988年的,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工作,到兴平、西安卖过机电设备,结婚以后暂时在家休息。听村里年长股民说起股市,他去年8月到兴平开户,自己凑的和家人给的,大约投入10万块。有赔也有赚,有一次赔了5000多,操作上打短线,自己设止损在5%左右。平时在家,也出门交流股票涨跌。他笑呵呵地说:“都说‘小孩和女人的钱最好赚’,所以我最近买了贝因美。”这时,他父亲刘社教正带着小孩骑童车。

  刘岩说,村里股民操作思路是做短线为主,一般拿股票一到两周,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开户以后,去年进来就赶上牛市,大家都赚着。有人把上海电器拿了一周,拿了2000股,几个涨停板下来赚了不少。不过,刘岩也错过不少机会,有一次,听QQ群里老师说“华丽家族”能涨,他没敢买,结果涨停。

  刘岩的妈妈郭女士说,自己是农村妇女没赚多少钱,跟着炒股能人先富起来嘛就炒股。如今,刘岩的媳妇也在炒股。

  收盘了不回家 等着上网看股评

  下午,南栋梁家里又来了客人,他几句话说完就忙着进屋看大盘了。屋里柜子上还有一个显示屏,他正在看“美的集团”和“中国太保”的走势,打开几个股票QQ群跟股友交流。华商报记者问他,帮我也炒股可以不。“能行嘛。”他爽快地说,每天看盘跟做生意一样,每天看新闻,不看股票总觉得少点啥。

  正说着,屋里屋外人越来越多,讨论股票的声音越来越大。“今天这大盘跌的凶”,这时雨大了,大盘绿多红少,大家激烈地讨论着。随着大跌,有股民讨论起跌停了是否能卖掉股票的交易规则。有人讨论“528”大跌和去年“119”大跌谁更厉害,有人说离“530”大跌很近估计还会暴跌,也有的说,中央从各方面推进改革,今年大牛市,今年上5000没啥问题。“害怕的很,大盘分析说明天还要反弹”,“这么快就到5000点了,市场太疯。”……股民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刘军航给朋友打电话说:“不太稳定,不要再补仓了。”

  南栋梁说,上半年几次大涨家里就挤满村民。周末休市时,大家聊下周的走势。

  到3点收盘了。5月28日,沪指暴跌6.19%。有村民对比2007年“530”那次大跌,一边探讨着大跌原因。南栋梁不着急讨论,先浏览网页看消息,打开股票交易软件下方弹出来的消息。然后打开东方财富网,念着网上的股票评论:被套住了不可怕,市场总有见底的时候,只要不割肉出仓,账面的浮亏终有一天会扭转。”“今天是最近股市跌最猛的一次,听说大跌是因为汇金减持四大行,”他给大家念着股市分析和评论。“降息好几次了,听说还要下降,市场还有预期。”大家都点头称是。

  农闲了才炒股 要是行情不好就继续收手机

  下午雨更大,有村民回家睡觉了。对于外界关于农民炒股,村民觉得是误会了。不过,在不炒股的村民看来,农民炒股有点难以接受。在南留村头闲聊时说起村民炒股的事情,一位村民先说不知道,然后说炒股就是那么几个人么,语气里透着不理解。

  刘社教说:“股市行情好了在家炒股,股市行情不好了,我就去收手机了。”

  “炒股的没有不种地,炒股永远是第二职业,看着费眼睛的很,眼睛疼。”一位女股民说。

  就在华商报记者采访当天,政府工作人员正带着另一路记者采访。一位工作人员说,炒股这事自己决定,村民炒股也没什么,风险自己把握,投入的资金也不多。

  对村民来说,苹果还是主要收入来源。虽然今年苹果受了影响,村民还是对土地有感情。“村子里年龄大的人不懂,也不太接受炒股,毕竟是个投资,还是年轻人有点文化。”南栋梁也说,炒股就是小打小闹,有的老一辈觉得不务正业,其实炒股也是关心农业政策呢,农闲时才看盘,主业还是干农活,何况现在大部分人都赚钱。

  炒股不光改变了村民生活方式,对做生意还有所促进。比如废旧手机里面包含微量黄金,而金价下降很快体现在股票价格上,再联想到生活中。煤炭概念股票行情不好了,往往煤炭价格就下跌,找村民拉煤的生意也就少了。“股市反应真的比较快。”刘社教说。

  一位不炒股的村民说,村民除了炒股还种苹果,反正也不影响。“这个要自己把握,勤劳实干是致富的办法。村民炒股还是小打小闹,毕竟务农是第一,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记者手记 从村民学炒股看乡土文化和理财

  据一位熟悉该村炒股情况的说,村民不太爱宣传,曾经有国内几家媒体希望联采访都被拒绝了。起初担心采访被拒绝,加上联系不上,也不知道村民如今是否还炒股。不过,这次采访,同行的司机熟悉路线,和摄影记者也懂炒股,采访比预期顺利得多。村民说,炒股村的名声传开后就有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来采访,所以对记者采访并不好奇,只是不太愿意说姓名,也不给看账户。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炒股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农民在自家门口炒股或许不再是新闻。


  西安一位证券行业业内人士说,其实村民炒股并不是特别稀奇的事情,从全国炒股村还有好几个。比如,浙江东阳市南马镇泉府村,600多户就有100多户在改革开放初期炒股,村民1991年、1992年就进股市了,成了远近闻名的“炒股村”。而对证券公司来说,下乡装炒股软件以后或许也很常见。去年就有很多大企业为了推动销售,派人下乡刷墙。“市场行情好了一些证券公司为了拉客户,下乡也很正常。”

  炒股,给大家带来了聚在一起的机会,夏天了边乘凉边聊股市,冬天了围着炉子也暖和,大家一起聊天很有人情味。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