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黄帝内经》学习养生之道
作者:曲黎敏
■养生的含义:养生发之气
“养生”,我们要养的这个“生”是什么呢?前面说到过的,“东方”主生发,我们养生,养的就是东方,这才是养生之道。相应的,“南方”:我们要讲养长之道;“西方”:我们要讲养收之道;“北方”:我们要讲养藏之道。强调养生之道,这是因为人的生命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有没有生机的问题。做一个企业最关键的也是在于生机问题,有生机就有希望,“生”是最重要的,养的就是这个“生”,养生发之气。
■学习《黄帝内经》的重要性:生命之学才是帝王之业
《黄帝内经》在中国传统经典当中地位独特,因为它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本以圣王的名字命名的书。
跟它相比,有一本大家都知道的书,就是周文王所作的《易经》。可是,《易经》只叫《周易》,而没有被称作《文王经》。说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大家都要学《易经》。《易经》被尊为群经之首,为什么这么重视它?因为《易经》是“人更四圣,世历三古”的杰作。
“人更四圣”是说,在一本《易经》里面,有四个圣人都作过文章。首先是创立了八卦的伏羲,然后呢,是作了六十四卦的周文王,第三个圣王是作了爻辞的周公。周公不是王,但如果你学习过儒家的知识,就会知道孔子力倡要恢复的周礼,就是周公之礼,由此可见周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最后一个大圣人就是孔子,孔子作了系辞。四个大圣人智慧的结晶,足以突显《周易》在传统经典中的地位。
“世历三古”是说伏羲是上古先民的代表,周文王和周公是中古先民的代表,孔子是下古先民的代表。由此可见,《易经》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源头所在。但即使是这样,《易经》也没有以圣王的名字来命名,而只有《黄帝内经》享受了这样的殊荣。
也许有人会问,中医的经典《神农本草经》不也是以圣王的名字命名的吗?但是我们不能把它和《黄帝内经》放在一个同等的地位上,因为《神农本草经》基本上只讲药,很少论及医理、文化。周文王之所以没有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易经》,我想是因为他不想夺像伏羲这样的前人的功劳,这也是文王的圣德所在。《黄帝内经》以圣王的名字命名,这就说明,中国古代很早就意识到了,生命之学才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大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