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28|回复: 0

《黄帝内经》:教人如何“内观”

发表于 2009-8-11 10:26: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黄帝内经》:教人如何“内观”


作者:曲黎敏

  《黄帝内经》所讲的学问,其实是最为寂寞的学问。一提起讲国学,那就是《易经》、老子、孟子、孔子……四书五经全都在讲,而《黄帝内经》很少会被提及。
  拿《黄帝内经》和《周易》等书来比较,《周易》是教人向外看,而向外看正是人的习性,人都喜欢向外看,人都是被欲望所驱使的,人们都习惯了向外看。人的身体本身可以满足这种向外看的能力,所以身体本身内在的东西就被忽视了。
  和《周易》不一样,《黄帝内经》是教人们向内看,即“内观”。《黄帝内经》阐述了最高明的向内看的道理、方法,它不像西医是采用解剖的方法。所以中医是很了不起的,没有打开身体,就能得知人体内在的气血是什么状态。那么中医是凭借什么去看的呢?就是凭借着“道”,凭借着“象”去看的,凭借着“象”所涵盖的内外、表里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去判断的。所以中医对医者的要求很高,《黄帝内经》这本书是有着“自古圣贤皆寂寞”的遗憾的,没有多少人能理解它,这是《黄帝内经》“寂寞”的一个根源。
  “向内看”为什么很难呢?自古以来,人们都存在认知的盲点,就是对自我认识不清。向内看很麻烦的,每个人都有着那种顺从天命、活一天是一天的惰性,不愿意向内看。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向内看都是痛苦。不愿意向内看、不忍向内看,这都是由人的惰性决定的。
    向内看的问题,其实对于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来说,都是一个最高的目标,西方哲学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认识你自己”,而东方哲学的最高目标是“天人合一”,就是你怎么能够跟天、跟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的程度越高,你就越接近“至善”的境地。(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