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12 14:52:24
|
查看全部
为了进行这个持续两周的实验,巴兰科在“土耳其机器人”平台上发布了多个涉及图片分析的工作。这些工作与谷歌和雅虎等公司在该平台上发布的工作没有什么区别。巴兰科的定价是每完成4项任务给付5美分的报酬,不管工作成果的质量如何。换句话说,无论对方任务完成的质量怎样,他们都可以获得报酬。
在实验第一阶段,巴兰科发布了两种完全相同的工作,但是,其中的一种会在任务完成时将工作结果的准确性反馈给受雇者,而另一种则不会。因为传统的管理观点认为,人们渴望了解自己会受到什么样的评价,所以,巴兰科以为,第一种工作会更受欢迎。然而,不会给雇员提供反馈的第二种工作却吸引了更多的受雇者,达到了254人,而为雇员提供反馈的第一种工作申请者则为76人。
“这是个令人意外的结果,不过,这个结果却表明了人们‘显示出来的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巴兰科指出。“经济学家常常感到怀疑的是,人们的言行并不一致。不过,我们的关注点是人们所做出的实际选择。这些选择反映了他们到底在乎什么。在本次实验中,人们似乎不想知道自己与他人相比的排名情况,虽然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对他们进行调查时,74%的人都表示他们希望得到有关其排名的反馈。”
想做得更多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巴兰科将这些受雇者随机分成两组,一个是不会收到排名反馈的对照组,另一个是会收到排名反馈的实验组。随后,他向所有受雇者发出电子邮件,邀请他们回来完成更多的任务。发给对照组成员的邮件说明,对他们工作的准确性会进行排名,除此以外,所有邮件的内容都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弄清排名反馈是否会对他们完成更多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构成影响。
在对照组中,66%的人要做更多的工作,而实验组成员则只有42%,并且后者的工作效率比前者低22%。人们通常认为,排名反馈会激励表现较好的员工更上一层楼,同时,能刺激排名较低的员在工作中工付出更多的努力,可是,这个结果似乎与这样的观点相左。巴兰科谈到:“这个结果表明,当人们很出色而且也知道这一点时,往往就会松懈;而当排名很低并被告知自己的表现非常糟糕时,人们就会变得消沉、气馁。”
有观点认为,员工排名会使表现较差的员工形成促使他们离职的主观反应,然而,巴兰科的研究对这个观点提出了挑战。“人们一直有这样一种认识:排名垫底的员工会意识到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因此他们会主动离职,这种结果对公司也有好处。”巴兰科指出。“还有人认为,排名反馈有助于留住表现出色的员工。但事实并非如此,原因或许在于,表现出色的员工会继续寻求全新的挑战,而表现不好的员工会因为别无选择而留在公司。”
“当然,在某些实例中,排名反馈确实能够成为一个激励工具,促使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不过,总体状况并非如此。”他补充谈到。“因此,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实行员工排名是否值得?”
巴兰科在他的论文中指出,今后还需要在其他工作环境中对排名效果进行测试,此外,“为了准确确定数据中存在的更详细机制,我们还需要研究排名这一潜在因素是否能得到覆盖。只有到那时候,我们才能确定,考虑了潜在因素(员工间各不相同)的有针对性的反馈,是否能对员工表现产生积极的因果效果”,然而,在目前阶段,“综合结果显示,排名反馈不利于员工的表现”。
虽然巴兰科的研究表明,排名反馈未必会带来工作效率的提升,不过,大量记录显示,与奖品、奖金和职位提升挂钩的员工排名竞赛,确实对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表现起到了激励作用。巴兰科指出,当综合研究这两个现象时,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个启示。
“在工作场合中,如果排名和业绩评价即使在没有管理层干预的情况下也能做到非常透明……那么,根据排名进行金钱奖励就是个更好的方法,因为如果没有奖励,员工间的比较可能就会导致工作努力程度的减退。”巴兰科指出。“而在无法评估和比较员工表现的工作环境中,只是公布一个没有与奖励措施挂钩的排名结果可能毫无用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