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0|回复: 0

【基层明星】敬业竭心力 奉献终不悔——记安全技能培训中心优秀教师李军

发表于 2015-7-13 10:16: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干好一行”,这就是同行、学员眼中的李军。
李军,女,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讲师,安技中心理论教研部部长,集团公司第五届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从1996年进入兖矿集团党校以来,无论是改革探索党校教育培训工作,还是承担兖矿集团理论宣讲任务,李军都忠诚履职,奉献求为,用行动诠释了“敬业爱岗”精神,在安全技能培训中心竖起了一面榜样的旗帜。
只求耕耘 不问收获
如果说党校是一台先进的机器,那么李军就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从事教学的20年里,她每一堂专题课的讲稿均在2万字以上,准备讲稿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改,甚至重写。在过去一字一句全部是用笔完成的,如今虽可借助计算机,而要求也更高了。
她常说:“以前是‘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是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源头活水。”跟普通高校相比,党校的课程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因为学员大多是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甚至是学识渊博的学者,这就需要教师全力以赴,加倍付出。
因为爱岗,所以敬业。本着对教学工作的高度敬业精神,李军每天就像一驾高速旋转的马达,不知疲倦地工作着。
近20年来,她始终坚守在平凡岗位上,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她立足教研,独立开发并讲授了党史党建多个专题课程,在授课内容上追求“高”、“深”、“精”、“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工作中,李军总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课堂上,她从来都是尽心尽力、兢兢业业地对待每一节课,神采飞扬,诲人不倦。由于备课充分,教学能力突出,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建设》这样艰深的课程,通过她的解读就会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每次课都能赢得学员们的高度评价;课后,如果学员还有任何疑问,她都一一细心指导,反复讲解,直到学员弄懂、弄透、充分消化。
当问到为什么总是这么认真时,她说,“要轻松也可以,敷衍一下就过去了,但是敷衍教学,就敷衍了事业”。原来这份执着还是来自于对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李军却时常为工作而牺牲身体。有一次因为低血糖竟然在课堂上差点晕倒,医生劝她,“身体要紧,好好治疗,注意休息”,她却坚持说“课必须得上,等下课了再来打针”,眩晕稍有缓解,就选择继续回到讲台,让医护人员无可奈何又感动不已。孩子刚上小学的那几年,由于平时爱人工作也很忙,李军很多时候都是把孩子锁在家里自己到学校加班,还有一次因为备课太投入而忘记了去接放学的孩子,被孩子埋怨为“走在时间后面的人”。
“我平时总是忙于备课、上课、做课件,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关心孩子还很不够,这些年对孩子总是心存内疚感,觉得自己是个不合格的妈妈!”说到这,李军的眼眶都红润了。她平时总是夜以继日地工作着,除了学校白天正常的主体班次的教学任务,晚上还得攻读在职研究生的课程,给自己充电,同时还要查阅资料、制作课件,陪父母、孩子的时间少之甚少。
李军始终抱着这样的信条:“党校姓党,党校的教师也姓党”,“既然选择了做一名党校教师,就要忠诚履职,无怨无悔”。体现在李军老师身上的不仅是普通教师的师德风范,而且是具有坚强党性的党校教师的崇高师德;不仅是一种坚忍不拔的“螺丝钉”精神,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无私奉献精神。
以人为本 创新教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教育是一门艺术的话,党史党建的教学工作就更是一门高超而又需要不断创新的艺术。
李军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创新教学”的教育理念,让学员在提升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刻苦钻研,勤于奉献,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具备了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成为党史、党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学科的教学骨干。
自2012年以来,李军累计完成了50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课时量每年均名列前茅。
日常教学工作中,李军总是主动承担兖矿集团入党积极分子班、支部书记班、班组长班、区队长班等党校主体班次的培训课程,以及研究生班次的教学任务,同时,她还多次应邀到集团公司各矿处进行党员、领导干部培训、支部书记培训、员工培训等。
为高水平、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她总是认真钻研教材,反复揣摩教法,特别是针对主体班次的教学,力争每一个专题都能做到内容新颖、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契合实际,并及时补充备受学员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由于信息量大,能把最前沿科学成果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中来,她的教学风格深受学员欢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潜心钻研,李军近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先后获得了济宁市技工院校教师说课比赛二等奖、“全省党校系统业余函授教育班次”优秀教学奖。
其中,论文《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发表在《中国培训》;论文《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获山东省职工教育与职业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才高为学 德高为范
春雨润物细无声。
自从参加工作走上讲台的那天起,李军老师就满怀着热情和责任感开始了她的教育工作。根据学校与组织部的需要,自2006年以来,她一直承担在职研究生班、本科班和党校主体班次的班主任工作,对待学员就象“热水瓶”一样,在内心保持着热度,无私奉献、勤勉敬业,尽职尽责搞好管理,为他们做好服务,得到学校、组织部与学员的认可。同时,按照上级党校要求,她还高质量地辅导了党校研究生学员论文10余篇,合格率达100%,深受学员欢迎。
众所周知,党校承担着集团公司繁重的党员干部培训任务。校内的函授教育、主体班次培训,校外的专题调研、理论宣讲、员工培训常常同步穿插。李军作为一名教学骨干,往往是身兼多项任务,超负荷运转。
李军是兖矿集团理论宣讲团主要成员,先后承担了集团公司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形势任务教育、党的十八大精神等宣讲任务,上贵州,去太行,进戈壁,下矿井,到工厂,分赴集团公司各基层单位进行宣讲,达30多场次,听众约3000余人,共计120课时。宣讲内容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职工及矿区上下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她和她的宣讲团队被亲切地称为“阳光使者”。
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接到《关于举办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纲要巡回宣讲报告会》的通知后,李军就按照“出精品创一流”的要求,和其他宣讲团成员着手认真准备,深入学习,积极思考带着责任和感情去宣讲,确保了良好的宣讲效果,为大集团建设提供了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
搜集—雏形—半成品—成品—精品,这个渐次推进的过程,“每次回忆起来都是一种无法形容的煎熬,既像母亲怀孕时的阵痛,又像春蚕做茧时的憋闷。”李军老师如此形容。“虽然上高原、进戈壁,因环境气候不太适应,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可是每当克服困难充满激情地进行宣讲时,听到职工那热烈的掌声,所有的疲劳和辛苦都烟消云散了,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回忆往昔,李军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作为教学骨干和业务带头人,她以“才高为学,德高为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探索创新和改进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题课教学风格,也正是凭借这样的奉献精神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李军近年来所授课程得到了公司领导、学员及矿区上下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为打造公司党校教育培训品牌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她还热心社会公益,应邀在兖矿电视台美德文化讲堂栏目中担任主讲人,在矿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李军还先后担任党员干部培训部党支部书记、理论教研部部长等职务。她不辜负组织的期望,每天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先,以身作则,团结带领部室成员认真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为打造安技中心教育培训品牌做出了积极贡献。
天道酬勤。李军以严谨的教学态度,精湛的教学艺术,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默默无闻的工作作风获得2011年全国百名优秀企业培训师。
近年来,她还先后获得2010年兖矿集团十佳企业培训师、2010年兖矿集团优秀教师、2010年兖矿集团优秀巾帼标兵、2012年全省党校系统业余教育优秀班主任、2015年兖矿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刘秀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