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融资形式中,通过民间平台和通过书画艺术品抵押获得的贷款风险是最高的。民间平台包括一些典当行、地下钱庄和私人高利贷,通过这些方式借出来的资金利息率往往高于向正规银行贷款所需要承担的利息的数倍,使用这类资金的前提条件只能是那些能够快速回笼资金的暴利行业。对于艺术品来说,其投资周期一般短为三到五年,长为八到十年,而且由于变现渠道不方便,投资者往往要通过与市场实际行情大幅下折的方式来卖出,因而,靠借高利贷的方式来投资艺术品是非常不明智的。
而对于以书画艺术品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的贷款来说,目前笔者所知道的通行做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潍坊银行的创新办法,要求贷款申请人必须先与第三方订立书画标的物的购买合同,约定当申请人无法贷款时,该第三方必须无条件以约定的价格回收该书画艺术品,并且以交易所得全部偿还银行贷款。在此基础上,申请人才能以此标的物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另一种是青州其他一些当地银行提出的三户联保的做法,即必须有三个在当地具有一定偿还能力的投资者互相担保,银行才愿意对其中一位联保人发放贷款,一旦这位联保人无法偿还贷款,其他两位联户必须无条件承担还贷责任。实际上,这两种方式都很有问题,第二种方式目前受到诟病最多,问题主要出现在:当三个联保人同时失去偿还能力或者说同时跑路时,谁来偿还贷款呢?而近两年的现实已经证明,这种情况完全有可能发生。第一种方式要不出现问题其实也很难,它的前提必须是,作为抵押物的书画作品,未来只能涨价不能跌价。事实证明,当前一线名家里边,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作品。尤其是在前期被市场炒到天价的一线名家的作品,其价格行情近年来均因为市场整体回调而大幅缩水。比较极端的现象是,有些名家的作品从两三年前的每平方尺三四十万元,跌至目前的每平方尺十万元以下。在这种行情趋势下,除非当初订立保证合同的第三方担保人本身财大气粗、且没有经营艺术品,否则,如果其本身的艺术品资产也大幅缩水,哪还有能力按照合同规定的价格去回购合同约定的那批艺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