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狗忠猫奸”的说法,为大多数人的共识,然而此是误解。
狗忠,养过狗的人都有同感。只要你收养了它,它便会摇尾打滚地跟你玩,脚前腿后地陪着你,旺旺旺地祝福你,出门时送送你,回来时迎迎你……清人纪晓岚在《纪晓岚文集》中说,“余为犬之为物,不烦驱策而警夜不失职;宁忍饥饿而恋主不他往。天下为僮仆者,实万万不能及,是足以使人愧,正不在能语不能语耳。”在纪晓岚的眼里,天下为僮仆者对主人的忠诚和承受,与狗相比是“万万不能及”。此语虽有些过,但天下义犬救主之美谈,确是不胜枚举。在甲午海战清军失利的情况下,邓世昌几次跳海殉职,都被爱犬下海衔领救出。直到最后,爱犬见主人实在是决意已定,便陪主人一起跳入海中。相传云南有“好狗村”,一贾者翻山越岭外出经商,爱犬暗随陪送。至一山上,见主人解手时丢下了银袋,便卧银以待。三年后,贾者回途见白骨一堆,用脚一蹴,竟是自己三年前丢下的银袋。此事感动了贾者,也感动了村民,因将村名称为“好狗村”。前几天,报端登一则小故事。某老汉死后,他的爱犬一直卧在老汉的床上,十几天不吃不喝。待“烧二七”时,随家人去老汉坟上转了几圈后,跳到旁边的河里自尽了……
然而狗鼻子再灵,也闻不到“政治”的味道,它不会辨别主人的“政治身份”,有些近乎于“愚忠”,有时因帮了坏人的忙而招致骂名,如“走狗”、“狗腿子”、“狗东西”等。其实,这种政治色彩的骂名,都是人赋予的,与狗本身无关。如果除却“政治味”,“走狗”也不是坏词。齐白石因特别敬佩吴昌硕、任伯年、石涛,曾有“三家轮流作走狗”的诗句。
猫也是宠物,但名声却不如狗。因其常白天睡觉,容易被他人喂走,故得“奸臣”之名。这对猫来说,有些不公平。人只见猫白天睡觉,动辄呼作“懒猫”,殊不知猫是“上夜班”的。打夜班的人白天睡觉是正常的。猫容易被人喂走,按现代人的说法,这是“灵活”,是“维权”,正是优于狗的愚忠的地方。一只狗一年要耗费三四百斤粮食,而一只猫,一年捕鼠,可以为人节省近千斤粮食,这种功德,何奸之有?猫于夜深人静时,为人捕鼠除害,不为名,不为利,被人误解而不争,这种“无名英雄”式的性格,何奸之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