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12|回复: 0

图文:共和国首位女师长:蓝天上的“半边天”

发表于 2009-8-13 09:43: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图为:准备执行飞行任务的程晓健
    日前,中国空军特级飞行员、46岁的程晓健被中央军委任命为驻蓉运输航空兵某师师长。这是自1949年以来,中国空军出现的第一位女师长,也是共和国第一位女师长。
    意外成为女飞行学员
    快捷的步伐、爽朗的笑声、直率的语言,程晓健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军人风采。她说,当年自己差点和当飞行员“失之交臂”。
    1981年3月,空军部队来学校招收女飞行学员。正在山东省济南市一中高三快班任班长的程晓健正好赶上这次机会。老流鼻涕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她自认为招飞体检很难过关,不敢奢望去报名。班主任认为程晓健是班长,应该报名带个好头,于是,程晓健硬着头皮报了名。没想到,在她们区参加招飞体检的几百名女生中,她成为了4名幸运者中的一名,成为共和国第五批女飞行学员中的一员。“是雄鹰就要在风雨中搏击。”这是程晓健经常说的一句话。在航校的学习中,程晓健创造了许多第一:在同批女学员里,第一个跳伞、第一个放单飞、第一个入党;每门功课平均成绩都在90分以上;被选为全校唯一一名学员区队长,而这一职务通常由正式飞行员担任。
    身体娇小的程晓健为了尽快适应飞行要求,还处处给自己出“难题”:1500米跑,别人跑一遍,她跑两遍、三遍;为了增强大腿的力量,平时上下楼梯她都用双脚蹦;练单双杠,她练得满手血泡。结果,引体向上的数量,她硬是超过了标准的一倍。
    1984年,程晓健作为第五批女飞行员中从预校到航校唯一一名全优学员和学员区队长毕业了。
    蓝天的女儿无怨无悔
    航校毕业后的程晓健,毅然选择了条件最艰苦的驻鄂北山区的某航空兵运输部队。在飞行这个特殊职业面前,没有男女之分,只有飞与不飞的选择。程晓健选择了飞,就注定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
    春去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第五批女飞行员也相继在爱情的天空里“编队”了。1987年,程晓健和同在一个部队的飞行员王志强喜结良缘。这对蓝天儿女虽在同一个单位,但经常是她刚落地归来,他却升空远去,十天半月不见是常事。
    结婚后,婆婆多次来信,催促他们早点要个孩子,趁老人手脚灵便,还能给他们带带。当时第五批女飞行员正进行升号气象训练,这时要孩子,势必影响飞行进度。程晓健耐心说服了老人,全身心投入训练中。
    1990年12月,儿子王骋呱呱坠地。产假过后,程晓健才渐渐悟出母亲二字的真正含义。为了飞行,她不得不把儿子留给远在北京的婆婆。1995年6月,程晓健的母亲和儿子来队探亲,刚见面飞行大队就接到了降雨任务,她将家事稍稍安顿了一下,驾机出征,历时20多天完成任务归来,母亲已带着小外孙回了山东。
    她始终记得,刚到部队时,一位在蓝天翱翔了10余年的老大姐的告诫:你千万要记住,我们是女飞行员,不是女演员,更不是花瓶摆设,做给人看的;我们是蓝天的女儿,蓝天在哪里召唤,我们就该飞向哪里。大姐的话语,程晓健时刻铭记在心里,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程晓健总是争着上,带头飞。翱翔蓝天28年,程晓健先后飞过6种机型,安全飞行3240多小时,现在已成为共和国优秀特级飞行员。
    中俄军演中美丽的“娜达莎”
    程晓健经历了无数惊心动魄的空中险情。最让她心潮难平的是1991年8月她所在机组到安徽执行人工降雨任务时遭受的空中险情。
    程晓健当时驾驶飞机顺利完成任务后,返航途中飞机进入雷雨云区,机舱里就像黑夜突然降临。此刻,雨点沉沉地打在飞机上啪啪作响,飞机上下颠簸,受雷电干扰,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与机场的联系也中断了。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程晓健明白只有沉着冷静才能准确操作,在她的影响下,整个机组镇定了情绪,经过生死考验的15分钟,飞机成功地穿出了雷雨云区。
    1998年8月7日凌晨,湖北公安县数万群众被洪水围困,已任团副政委的程晓健抛下7岁的儿子,迅速奔赴机场执行指挥任务。没想到,那天驾驶飞机紧急奔赴灾区的是她的丈夫王志强,程晓健在地面指挥,夫妻合作天地间,一时传为佳话。
    2005年,中俄联合军演在中国拉开序幕。中俄两军参演空军部队集结在中国潍坊。程晓健作为中方空军代表和中方四机编队的第二架飞机机长,参加了这次演习。在成功地完成中俄空军首次飞行合练任务后,俄军飞行团长专程找到程晓健说:“你飞过的弧线和你人一样漂亮。就是你的名字太难叫了。”程晓健开心地说:我的俄文名字叫“娜达莎”。
    能飞多久,就要飞多久
    2008年5月12日,她受命飞赴成都,出任空军运输航空兵某师副师长。就在飞机即将降落成都双流机场的前10分钟,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程晓健乘坐的航班被迫改降西安的机场。
    5月14日,程晓健辗转到成都太平寺机场报道。时任成都军区联合指挥部副指挥长的成空方殿荣司令员见到程晓健就说:“晓健,你到得正好,马上加入到空军太平寺空投空运指挥部。今天,空军在海拔6000米的高空实施空投,遇到了空投员缺氧这一问题,你马上与成空后勤部王勇副部长一起赶到现场,务必在今晚解决空投官兵缺氧的问题。这是死令,完不成任务,唯你是问!”
    临危受命的程晓健急赴航空兵与空降兵部队展开分析讨论。担负过高原应急作战演练飞行任务的她迅速作出决定:一是确保官兵有短暂休整时间保存体力;二是迅速调遣小型氧气瓶,确保实施空投的每位官兵能随时吸氧。15日凌晨2时多,一架空投物资的大型运输机向川西高原奔去……从5月14日到6月24日,她整整奋战了42天,这是她出任副师长的第一个“见面礼”。
    在程晓健担任师长后不久,这个师开始接装某中型运输机。程晓健带领部队,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新装备的首飞。现在,程晓健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改装工作上。“为了空军远程战略投送能力建设这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我能飞多久,就要飞多久!”
    (摘编自《中国国防报》、新华社、《成都商报》)
m_ctfkrw808c_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