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拜谒茶仙玉川子
西行八里有余北上,迎面有一座牌坊门楼,高十余米,四根漆红方柱错落有致,古香古色。中间上方有由清代广东道,济源人刘漪先生仰慕卢仝,来题字“卢仝故里”。由后人接木移花复刻上去的,凹镂土壤,金光照人。
神州大地茶史数千载,茶人何止千万。唯有久负盛名者,当属茶圣陆羽和茶仙卢仝了。卢仝正是济水哺育出的骄子,唐代诗人,祖籍河北涿县,是“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号称“玉川子”。其性格耿直狂野,豪气冲天,是韩孟派之代表诗人之一,家贫藏书又多,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于读文。
经武山村,行至卢仝文华苑,迎面有一座古朴凉亭,亭内立碑一尊,上刻“卢仝故里”,字形苍劲有力。碑亭额书“风馥芳渊”,左右对联曰:“贤才工诗与日月同辉;各自欣赏起来。卢仝之所以誉为茶仙,缘于他脍炙人口的七碗茶歌。一是茶非给客,即使“柴门反关”也需“纱帽笼头”,衣冠整洁,以此对洁净之荣礼敬,故此,卢仝的形象并未因身居破柴旧门所消弱,相反,成为后世人之偶像。二是,由于茶味好,卢仝连饮七碗,饮之七碗,他大声疾呼“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此清风欲归去,”再次把品茶的审美升华到精神领域。三是,卢仝以悲悯之心对采茶人同情,表露出对茶农的赤子之心,“安得知百万亿茶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在此,后人看到一个为民请恩,为茶农分忧而振臂高呼的卢仝,茶仙,诗人,玉川子的形象超脱了寄身林泉山野的隐士和卖弄文采的学究,而显的高大上 。
因为卢仝性格清高介僻,望怀霜雪,见多识广,所以,诗自成一家,世称“一格宗师”,一生著诗无数,《全唐诗》存其三卷近百余首,诗人对滋养他的故里满怀深情,济古有玉川之称,自封玉川子。在其代表作《月蚀诗》中一再说“玉川子涕泗下”。《将归山招冰僧》和《出山作》两首诗描写的都是在济源的生活情景:买得一片田,济源花洞前。”
拜了茶仙,领略了诗人之情怀,仰慕之情如汹涌波涛喷薄而出。可以说玉川大地养了卢仝,成就了茶仙。其乐意以“玉川子”自称,济源玉川大地也因卢仝而添光加彩,声名远扬。
卢仝故里不虚此行。
(张明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