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5|回复: 5

怎样和孩子说话更恰当?

发表于 2015-7-18 13:38: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请问面对一天天长大的孩子,您回顾他的过去,记得的趣事多还是烦恼多?您在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时,是欣慰多还是困惑多?

  为了我们多有一些可供回味的“趣事”和“欣慰”,我们一起用心来探讨下面的问题——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正确地和孩子说话,和孩子说正确的话。“正确 地和孩子说话”讨论的是说话的方法,“和孩子说正确的话”讨论的是说话的内容,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往往“怎么说”比“说什么”更值得关注。

  我们围绕一些案例和故事来讨论。

  案例1:我的宝宝两岁半了。前些时候还没有养成上马桶的习惯时,总是把家里当成一个大型卫生间,每次便后还似乎特别有成就感,经常对自己的排泄物大加 欣赏:“好大啊!”“像巧克力!”“像鸡腿!” 现在终于愿意坐马桶了,昨天便后,他盯着马桶里面看了看,笑着说“像一锅汤”!看见冰箱上海尔兄弟手上的冰激凌蛋筒,又说“像便便”!

  请问在座的家长朋友,对孩子的这种表现,你会对他说什么?

  家长要对孩子的生长规律有所了解,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养孩子。2—3岁的孩子处于“肛欲期”,他的快乐来源于排便的体验。甚至有孩子专门会在大 人们高高兴兴吃饭的时候要求大小便。这时候大人的强烈纠正、粗暴制止、苛责,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挫败感,严重的会让他在成年以后面临重大问题时产生内 心矛盾冲突。

  正确的做法是宽容和忽略——家长保持态度平静:只当什么也没有听见,或者温和地应答一声就可以。那些令人不快的行为,家长可以用转移孩子注意的方法,比如给他玩具、图书,或者把他带到一定的地方,让他把自己的“节日”过完。

还有小孩子尿床的问题,问“我从哪里来”的问题,说要和谁谁结婚的问题,都是不能用苛责、羞辱等简单粗暴态度对待的问题。


来源:好父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3:39:12 | 查看全部
案例2:我的儿子五岁了,非常爱发脾气,当他发脾气时,我真想给他一巴掌……

  请问在座的家长朋友,你的孩子如果是这种表现,你是“给他一巴掌”,还是仔细想想,应该怎样说,来疏导孩子的情绪?

  五岁的孩子面临情绪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一个人的情绪能力是他个性、情感智慧、情爱能力发展的温床。这时父母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的情绪成长,比 如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有识别,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促进孩子自我疏导与管理各种情绪的能力。最终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可以自如的在 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表达合适的情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3:39:29 | 查看全部
 家长想惩罚孩子,是自己头脑里认为无端发脾气是一个坏习惯,不制止它孩子会越来越糟糕,其实这是想当然。孩子乱发脾气是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的情绪, 当他发脾气时,感觉对父母牵制比较大,于是他就接着这样干,并乐此不疲。孩子这样的情绪现象是有心理学意义的,五岁孩子正处在与父母的依恋分离期,一方面 他要随心所欲、自行其是,不愿意再受父母管辖,一方面他又想继续依赖父母,恐惧父母离开自己。这是一种双向冲突,孩子出现情绪不稳,发脾气意味着一种对父 母的关系控制。对策是:

  1、帮助孩子识别情绪。可以说:“你是为了什么事情生气吗?”“生气的感觉很难受对不对?”静静的看着他发一会儿脾气,最多两三分钟情绪就会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3:39:47 | 查看全部
 2、鼓励孩子节制情绪。孩子情绪平复的时候,告诉孩子“太生气人就会没有精神”。和孩子一起找找生气的原因——是什么愿望没有满足(饭前要吃冷饮,或 者没人陪他玩)?是受到什么限制感觉不能适应(八点钟必须睡觉)?或者是做什么事情失败了(积木总是搭不起来)等等。对孩子说哪些情况下发脾气是可以的, 哪些情况发脾气也没有用。尤其要跟孩子说,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不发脾气好好说,愿望更容易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3:40:03 | 查看全部
 3、教会孩子管理情绪。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何合适的表达愤怒,如模仿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让孩子来评价。当孩子乱发脾气时,妈妈可以走开,干自己的事 (不让孩子“通过发脾气来获益”形成习惯)。等孩子发完了脾气,父母装着什么都没有发生,也不要批评他。而孩子态度平和地要求什么,妈妈立即满足,哪怕要 求稍微有些过分,为了抑制他的脾气也可以满足,让孩子觉得好好说话更能达到要求(这个过程也叫“消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3:40:28 | 查看全部
 4、父母本人要做好孩子的榜样,有话好好说,不乱发脾气。

  要做“情感教导型父母”,帮助孩子抒发、调节情绪,建立情感智慧。早期教育中有许多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情感智慧的机会,心细的、情感智慧高的父母,不会 漠视孩子情绪、压抑孩子情绪,而是及时抓住各种机会,帮助孩子用情感词汇来标明情绪、疏导情绪。这样,孩子如果再遇到痛苦和挫折时,就懂得自我抚慰。长大 以后,也因为能够了解自我和别人内在的情感世界,比较容易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