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生产一线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素质较高的党员队伍。”7月8日,在城郊煤矿党政联席会上,该矿党委书记、矿长陈辉这样说。
据悉,该矿党委通过深入调研,发现生产一线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与矿井发展速度不相适应。为此,该矿持续优化党员发展机制,把党员发展工作放到党建工作大局中去谋划,积极构建“三培一推”党员发展新模式,立足把党员培养成生产技术能手、把生产技术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技术能手培养成优秀管理人员,积极推荐一线党员生产技术能手担任班组长或区队长。
根据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情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吸收生产一线的优秀中青年职工,特别是那些已经具备党员条件、多年奋战在生产一线的班组长、生产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入党。同时,重点向党员比例偏低、力量薄弱的党支部倾斜,确保党员发展的均衡性。2015年,矿党委共确定入党积极分子32人,其中基层一线职工为27人,占总人数的80%以上。
在党员的管理机制上,该矿党委也大力创新,建立在职党员“定向管理”机制,由各党支部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定期进行“三会一课”学习,实现学有所用,并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年老体弱党员“关爱管理”机制,对年老体弱党员,定期进行调查摸底,及时开展暖心活动,送上党组织的关怀;健全离退休党员“余热管理”机制,对于离退休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发挥“余热”,让他们在“岗位”上老有所为;优化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对流动党员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库,每月进行一次更新,并及时做好登记,当外出党员找到当地党组织后,及时做好衔接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