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20 20:22:56
|
查看全部
  放眼长远,开拓市场。虽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可能会给煤炭市场带来一线转机,但受宏观经济不可控因素等条件制约,煤炭企业实施自救的办法还应放在市场开拓上。张玉卓说:“神华集团在印尼南苏门答腊开发运营了煤电一体化项目,近年来持续保持盈利,是个成功的项目;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煤炭绿地项目正在开发中,目前进展顺利,项目前景也较为乐观;在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煤炭项目也在积极运作中。”这一走出去并取得成功的案例为其他煤炭企业提供了有益借鉴,遵循这一思路,煤炭企业要想扭亏脱困,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必须走出去,开创更大的市场。拿皖北煤电集团来说,近年也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将煤炭业务由安徽省内拓展到国内的山西、内蒙、陕西等地区,并远赴印尼、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寻求合作开发机会,事实证明,这样的决策是正确的,由于外省煤炭企业精简了机构,裁撤了冗员,发展效率更高,已成为该集团重要的效益来源。
  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困难失去信心。如张玉卓所说的那样,虽然煤炭市场短时脱困不大可能,但随着中国经济企稳,随着“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布局的深入实施,煤炭企业只要摆脱依赖思想,主动适应市场并顺势而为,借助好“互联网+”等新兴市场的优势,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做足文章,在硬件和软件上都符合清洁能源发展的要求,就一定能在经受市场的阵痛和洗礼后依旧大有可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