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水口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吴世忠在该公司6月份行政例会上对锌运营组当月生产运营情况由衷赞许:“生产组织得当,综合回收成效显著,指标全面向好,成本管控有成效,实现了系统首次持平!”
6月份,该公司锌运营组在生产组织、综合回收、成本管控等方面成绩颇好,实现了系统首次持平。成绩得益于公司领导的决策部署,得益于锌运营组全体员工的智慧和汗水。
自我加压
生产营销协调运营
“为落实公司生产经营决策,从运营组成立之初,我们便自我加压,制定了一系列增效目标并加以实施。元月1日起,锌板块实现了全封闭运行,营销与生产实现无缝对接。”谈及锌运营组的生产经营现状,该公司锌运营组组长、四厂厂长胡长松如数家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年初,根据市场行情预算,锌运营组全年预计亏损4400万元,加之铟的价格中途大幅下跌,以此推断,全年预计亏损7900万元。但运营组并未被困难吓倒,而是以“效益”为中心,不再刻意追求产量,坚持按“保质、保量、保效益”的原则进行采购,对每一单需购进的原料事先进行效益测算,从原料采购这个源头上把好关,致力于提高冶炼加工费。6月份,运营组抢抓原料价格下跌有力时机,购进一批富含高,适宜生产的优质原料,将每吨电锌加工费较计划增加270元以上。
其次,转变了采购理念。一改原来“采购什么样的原料,生产就用什么样的原料”为“生产需要什么品位的原料就采购什么样的原料”的运营协同模式。6月份,该运营组根据生产所需,采购了一批含银、含铟、含铜高有效益的原料,坚决做到原料采购服务于生产,有利于生产产能提升和提升综合回收效益;同时,在铟价格行情出现大幅跳水的情况下,运营组严控铟原料采购价格,从而保证生产效益得到体现。
提升指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