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7|回复: 3

【原创】捕蝉童趣

发表于 2015-7-21 08:19: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盛夏,除了炎热之外,还有一道靓丽的风景,那就是伴随着夏季的到来,蝉应运而生,从此,整个夏天,就无时无刻不伴随着蝉鸣。
    宋朝朱熹在《南安道中》的诗中写到:“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把炎炎夏日的蝉鸣,化作了婉转悦耳、相映成韵的天籁之音,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夏日的寂静和热烈。是的,蝉鸣声是夏日的标志,是儿时幸福的回忆,拥有与蝉共舞的夏季,生活是丰富的、多彩的,记忆中也是割舍不断的。
    那时乡下孩子没手枪、汽车、机器人等玩具可玩,树上的蝉、田里的青蛙、路上的蚂蚁、泥中的蚯蚓是最好的玩具。每当夏日来临,放学之后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和伙伴们钻到树林里捉蝉。捉蝉用的工具是一根细细长长的竹竿,在竹竿的顶部粘上一块我们自己专门制作的面团,俗称面筋。由于面团(面筋)粘性极大,而且每家必有,就成为捉蝉工具的首选。在树林里一边欣赏蝉的鸣唱,一边悄悄地躲在蝉的身后,瞪大眼睛,看准,定位,迅速伸长杆子,便快速一戳,面团就粘上了蝉翼,还在枝头做着美梦的蝉就这样成了“俘虏”,此刻只剩下拼命扑腾的份,而我们又喜滋滋地去捉下一只蝉了。
    当然,有些蝉也是比较比较机敏的,当它们看到了我们举着的“武器”时,往往是停下歌声,竹竿还没靠近就警觉地振翅飞走了。
    捕蝉的方法还有很多,除了用黏糊糊的面筋,还可以使用网兜去捕,用铁条把网兜穿起来弯成一个圆圈,紧紧地固定在竹竿的前面,就可以罩蝉了。看见蝉轻轻靠近,对准蝉猛地一罩,它们就成了我们的囊中之物了,在网兜里它们拼命地乱撞也无济于事。偶尔,我们也会使用蜘蛛网捕蝉,找一根长长的芦苇,前面用刀轻轻劈开,找一个三四寸长的小棍,横在前面劈开的地方。然后去找蜘蛛网,举起这根芦苇一圈一圈缠起来,蜘蛛网很黏很黏,用这种方法也能捕到很多蝉。不管哪种方法,只要能够捕到蝉,满载而归,就是一件最开心的事情。
    夏天的雨多且来去匆匆,这也给我们捉蝉蛹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每当雨过地皮湿,就是我们掏挖蛰伏地下蝉蛹的最佳时机。约上几个发小,带着铲子和内壁光滑的罐子,在离家不远的树林里,扫去树下的杂物,就会发现一个个小洞,那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小洞,洞口像小豆粒一般,用手一扣又变得很大,否则就不是蝉蛹洞。通常,有些蝉蛹乖乖地被从洞中挖出来,而有的蝉蛹却又很狡猾,缩在洞底就是不出来。这时就用一根柴草或小木棍竖在蝉洞内,待蝉顺着柴草或小木棍往上爬时,再将其轻轻的抽拉出洞,放到事先准备的瓶子里,不费多大功夫,就能捉到不少的蝉蛹,那种喜悦的心情真是令人难以言表。
    吃蝉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水洗干净了,用盐腌一会,放在油锅里炸,再用锅铲摁扁了,待到蝉蛹的颜色变得鲜亮酥黄的时候就可能出锅了。就这最简单的做法,完全保留了原汁原味。尝一下,酥香可口,让人难以忘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今的我已经步入而立之年,虽有熟悉的蝉声不断飘入耳际,可我无法享受儿时捕蝉的快乐,只能把这美好的记忆藏起,让它变成一杯浓浓的酒,闲的时候可以品上一口就足够了。
(作者:中煤大屯公司姚桥矿李庆华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1 11:05:56 | 查看全部
回不去的童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1 11:06:16 | 查看全部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16:58:44 | 查看全部
胡老师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