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4|回复: 0

开启创新创效新“纪元”——东滩矿开展“双创”活动促发展侧记

发表于 2015-7-24 21:25: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创新有方向,创效有成果。今年以来,山东兖矿集团东滩矿积极落实两级公司“双创”活动部署,明确矿井创效2亿元总目标,将市场机制引入创新创效体系,将创新创效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激发矿井发展内生动力,上半年实现累计创效1.2亿元。

全员参与创新“升级”

随着内外发展环境的“颠覆”变化,矿井发展已全面进入压力凸显期,想要逆境突围求生,就必须主动深挖内部增盈提效的潜能,创新创效成为矿井向最好处努力的必由之路。

“要把‘双创’指标作为支撑公司发展的‘责任指标’,更要作为考验矿井能力的‘攻坚指标’。”活动启动之初,东滩矿矿长郭德春就将其列入一把手工程,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重要工作重点落实。该矿成立创新创效工作小组,制定矿井《“双创”活动实施意见》,确立11类71个重点项目,逐一分解至每名班子成员、副总和40个单位,落实牵头部门和责任人,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实现了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稳步推进活动的进程。

该矿领导班子深知要使“双创”动力持久,关键要有好的制度环境。他们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拿出“真金白银”来推动“双创”工作,按照创新创效额的1%~50%对项目团队进行奖励,对于在开源增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人员,还将进行年终的重点奖励。

有效的机制环境激励了职工发挥最大的潜能创新创效,该矿各单位职工在拿到“双创”任务后,纷纷“跃跃欲试”,力争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更高的创效额度。在东滩矿71个重点项目中,综机服务中心要牵头组织完成14个井下设备零部件的修复改造再利用项目,是责任项目最多却也是单项创效额度最小的单位。比起其他单位上千万的创效大项目,该中心负责的大多都是五万、十万的小项目,但是职工们并没有因为创效少而懈怠,他们表示:“只要我们做好了每一个小的创效点,就可以连成向上增长的效益曲线。”

典型项目高效孵化

创新创效最终要落脚于“效”上,为使矿井效益最大化,东滩矿抓重点、树典型,注重在点上深化。他们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确立管理、技术、营销三个方面16个示范创新创效项目,安排骨干人员、集中攻关、逐项推进,通过“高效孵化”将这16个项目打造成东滩矿创新创效的“王牌”。

技术创新是矿井创效的“利器”。自去年8月支架井下整体转面安装实验成功之后,今年5月份,该矿又运用这种“不升井”的方法成功将重达38吨的ZF12000液压支架从1307工作面转至1308工作面安装使用,这种省时省力省环节的转面方法为矿井节约了50万元的费用支出。作为东滩矿独有的技术创新创效项目,井下转面安装将在矿井今后的生产接续工作中继续使用。

此外,一次性采全高技术研究与应用、粉煤灰浆添加MEA防火操作工艺、井下架空乘人装置集控改造、块煤重介系统筛分改造等7项技术创新创效示范项目将为矿井带来1780万的年创效额。

业绩是“干”出来的,效益是“管”出来的。该矿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内部管理模式,针对矿井人员总量过剩、主体专业人才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实施管理模式、内部管理、人员配置、市场机制“四优化”,积极开展减员增效工作,通过机关瘦身、精简后勤、外派创收等措施,上半年共创效6600万元。深挖内潜减员增效也成为16个典型项目中名副其实的“创效王”。

物料超市化集中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物资周转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构建内部修缮专业市场,减少外委节支创收;将市场机制引入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岗位货币化竞拍实现减员增效……一时间,管理创新打通了矿井“瘀滞”的经营“脉络”,延伸出一条“宽广”的创效之路。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东滩矿“16个示范创新创效项目”已产生效益1亿元。

“创客”群体悄然兴起

7月4日,东滩矿职工岗位技能比武拉开帷幕。在参赛职工中,众多创新成果加身、已拥有实名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生产准备工区安撤二班班长王帅赫然在列。王帅表示,自己的成长得益于技术比武这个平台,再次参赛既是促进自己的长足进步,更是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崇技学技、加入技术创新的队伍。

“对创新无比执着,对技术深度痴迷,从来不‘安分守己’,还有一点理想主义。”这是对时下火热的“创客”们的典型勾勒。王帅觉得工作室的成员们就像是煤矿里的“创客”团队,痴迷于井下的技术改造和小改小革,感受着别人无法理解的快乐。

每天下班后,王帅都会把技术专家和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约”到工作室,针对井下大工程、小技改进行交流研讨和课题攻关。他们先后完成了煤机滚筒可调式外喷雾装置的设计改造、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快速撤除自拉移梁的设计与应用、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安装期间H架高效运输等课题攻关。王帅说:“只要能解决更多的生产技术难题,就能证明我们的价值所在,更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创客’队伍。”

在矿区,如王帅劳模工作室这般成“建制”的创新团体尚为少数,更多的是分散于矿井各个角落的岗位创新能手和“草根发明家”。

皮带工区的机修“土专家”王三部因在工作中经常提出“金点子”、好建议,已获得“三部槽形托辊调偏法”和“王三部油泵硬管路连接法”两个矿井实名操作法发明奖。综采一区的技术员李健,工作9年来,自行设计和参与合作的革新项目多达30个,而他自行发明的“一种可调式采煤机外喷雾装置”更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权。

如今,越来越多的职工怀抱着创新创效的热情加入矿区“创客”大军,为矿井扭转困局展智施才。

“职工是创新创效的主体,无论是大革新还是小节约,都值得尊重”,东滩矿党委书记韩开佩说:“我们会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让‘创客’们将想法付诸行动,把创意变成现实。”(付芝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