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38|回复: 7

[解词释义] 藿香正气

发表于 2015-7-25 17:22: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藿香正气

       藿香正气有丸剂和软胶囊。可以解暑祛湿,多用于外感暑湿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亦可和胃止呕,多用于湿浊过盛引起的恶心呕吐。同时可芳香化浊,常用于脾湿胃浊引起的食欲不振、舌苔厚腻、腹泻等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7:22:54 | 查看全部
中药功用

⑴解暑祛湿:用于外感暑湿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常配佩兰、苏叶、厚朴等。鲜藿香解暑力较强。
⑵和胃止呕:用于湿浊过盛引起的恶心呕吐。配半夏、生姜治胃寒呕吐。
⑶芳香化浊:用于脾湿胃浊引起的食欲不振、舌苔厚腻、腹泻等症,常配砂仁、木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7:30:13 | 查看全部
药理作用

该品主要有止吐,镇痛、解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抑菌作用。
⒈镇吐:药理实验证明,藿香正气水有镇吐作用。
⒉镇痛:藿香正气水对醋酸刺激性疼痛反应(扭本法)有明显镇痛作用。
⒊解痉:藿香正气丸(水)对兔离体十二指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对抗拟胆碱药所引起的肠痉挛;对拟胆碱药引起的狗及兔在体肠痉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对抗水杨酸毒扁豆碱引起的肠痉挛,其效果与阿托品对肠痉挛的作用相似。对离体肠平滑肌的自发活动有抑制作用,又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肠痉挛,故对肠管平滑肌尚有直接抑制作用。藿香正气水对离体豚鼠、兔十二指肠的自动收缩及对组胺、乙酰胆碱、氯化钡所致的回肠收缩均有良好的解痉作用,并可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小鼠子宫收缩。
⒋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用硫酸镁致腹泻的小鼠,经用藿香正气丸治疗,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渗入3H-TdR(氚标的胸腺嘧啶核苷)指数增高,而对照组比正常组(不致泻)低,给药组则接近正常组水平。揭示藿香正气丸能提高小鼠免疫功能,并能促进受损伤的肠段修复。
⒌抗菌:藿香正气水对藤黄八叠球菌等8种细菌均有抗菌作用,尤其对藤黄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并对甲、乙型副伤寒杆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光皮癣菌、大脑状毛癣菌、石膏样小胞子菌、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及皮尖芽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7:32:30 | 查看全部
外用新功效

藿香正气水为传统中成药,过去有丸剂,现在又有软胶囊。主要成分为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叶、白芷、橘皮、桔梗、白术、厚朴(姜炙)、法半夏、甘草等。功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皖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病症。近年,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了它的外用新功效,尤以皮肤科疾病疗效极为显著。头癣、手足癣、灰指甲 现代医学认为皮肤癣、灰指甲是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而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分别对多种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而在临床中治疗头癣、手足癣、灰指甲有较好的疗效。用藿香正气水涂擦患处,每日1-2次,有条件每日多擦几次。
疖 中医一般分为暑疖和多发性疖病,认为是内郁湿热、血热或外受风热暑邪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是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而方中的紫苏等成分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方中藿香芳香化湿;白芷发表、祛风、胜湿,故能散郁除湿治疗疖及疖病。用法是,用棉签蘸藿香正气水一日多次涂擦患部。
白癜风 中医认为是风湿两邪侵入毛孔,以致气血癌滞、毛窍闭塞而成。而藿香正气水有芳香通窍、促使气行的作用。气归血帅,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其用法是,每日用净布蘸藿香正气水涂擦患部,微微用力,反复蘸擦至皮肤微红为度,一日2次。
外阴瘙痒 因藿香正气水是由抗多种致病菌和杀滴虫的藿香、紫苏、白芷、生姜等药组成,故治疗外阴痞痒有较好的疗效。用法是以藿香正气水1克:50克兑凉开水清洗外阴,男女皆可用。不但有止痒疗效,而且有一种清爽感。因此,藿香正气水的稀释液也可以充作性器官的保健清洗剂。
外痔 每次用藿香正气水2支加凉开水1000毫升,以药棉擦洗,每日2次。在炎症期发作时有消炎止痛、促使萎缩之作用。
在夏季治疗感冒时,藿香正气类感冒药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但北京中医院中医特色科主任医师李建却不这样认为,藿香正气类感冒药不是治疗夏季感冒的"万能药"!
只有同时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时才能对症服用,如果没有出现上述症状,吃再多的藿香正气感冒药,也不会见好。
如果对症服用,一般2-3天后,症状就会缓解,即可停药。如果没有对症,比如只出现咳嗽、鼻塞等症状时,再怎么吃藿香正气类感冒药,效果也不会好。另外,临床常见有的患者虽对症服药,但症状得到缓解后,还继续服药以巩固疗效。对此,李医生坚决反对,他解释说:"很多人觉得藿香正气等中药副作用少,多吃点没关系。事实上,病症好了,再吃药根本不能发挥其药效,而且对身体有伤害。"
服用藿香正气类感冒药时,最好不要吃甜食,包括水果、饮料等。因为甜食有生湿作用,而藿香正气类感冒药是解湿的,两者作用相互抵消,药效会降低。
其实,选感冒药时不妨以嗓子疼痛为参考。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医内科杨国华主任医师这样建议。嗓子疼和鼻涕、痰为黄色的感冒,可选用带解毒字样的感冒药,如银翘解毒片等。而嗓子不疼、鼻涕和痰是白色的、怕冷,可选用带有清热字样的感冒药,如感冒清热冲剂
除了一般的感冒症状外,夏季感冒还有口渴心烦等内热现象。夏季感冒患者初期会不停地流清涕,头昏脑涨,怕冷而汗出,心烦口渴,四肢无力,而且整个过程比一般感冒的症状都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7:39:24 | 查看全部
注意事项



夏季感冒一般比较复杂,常常是几种感冒交替进行。因此,如果服用感冒药2~3天后症状没有好转,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藿香正气水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对酒精过敏者或肠胃功能不好的患者,应慎用或改用其他剂型,如藿香正气胶囊或藿香正气滴丸。由于霍香正气水药效比较峻猛,小儿和年老体虚者服用时应有医生指导。


[table=100%,#ffffff][/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7:41:20 | 查看全部
补遗

藿香正气散出自古代名医方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是以二陈汤为基础,再配以疏解外感及调整胃肠的芳香挥发性药剂而成。因其主药藿香,能强化胃之活动,调正胃气,故名「藿香正气散」。析言之:藿香埋气和中,辟恶止呕,兼治表里;苏芷桔梗,散寒利膈,以发表邪;厚朴大腹,行水消满,陈皮半夏,散逆除痰,以疏里滞;苓术甘草,益脾去湿,以补正气。正气通畅,邪逆自除。
【现代药理】
1 .调整肠胃:
⑴ 〈藿香〉含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食欲和消化机能,并对胃肠有解痉、防腐作用,故有芳香健胃之功,而为本方主药。
⑵ 〈紫苏、生姜、陈皮〉均能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促进积气排出,故可加强主药〈藿香〉行气健胃之力;〈紫苏〉尚可增强胃肠蠕动;〈陈皮〉则可缓解胃肠平滑肌之痉挛;〈白 术 〉所含挥发油少量时亦能缓和胃肠蠕动;〈甘草〉尤长於解痉止痛;〈半夏〉则有较为明显的镇吐效能;诸药配合,以纠正胃肠功能紊乱,有利於呕吐、腹泻等症状的缓解。
2 .发汗、解热:〈藿香〉及〈生姜〉均具有促进发汗之功;〈紫苏〉有解热之效,合而能解表祛湿。
3 .利尿作用:〈白 术 〉之利尿作用较为明显;〈茯苓〉亦有一定利尿效果,合而又能利水渗湿。
4 .祛痰止咳:〈桔梗〉所含皂甘(字上加草)及〈陈皮〉所含挥发油均有剌激性祛痰作用;〈半夏〉的镇咳作用明显;〈甘草〉则既能祛痰又能镇咳;〈陈皮〉尚对气管及支气管有轻度扩张作用而有助於平喘;诸药配合,共收宣肺祛痰、止咳平喘之效。
5 .抑菌、抗病毒:
⑴ 〈厚朴〉有广泛抗菌作用,其抗菌成分较稳定,不易被热、酸、碱等所破坏;试验证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等均抑制作用。
⑵ 〈紫苏〉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等亦能抑制 之。
⑶〈藿香〉所含「广藿香酮」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复方实验证明,本方对流行性感冒病毒在鸡胚中的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加减】
一、内科
1.嗜睡症:去〈白芷〉,加〈菖蒲、佩兰、苍 术 〉。
2.低热:加〈佩兰、苍 术 〉。
3.水肿:加〈佩兰〉。
4.胃十二指肠溃疡:加〈神曲、桂枝、白蔻仁〉。
二、皮肤科
1.尿布皮炎:合《二妙散》。
2.皮肤搔痒症:加〈丹皮、苍术 、黄柏、米仁、犁壁藤〉。
三、儿科
小儿顽固性流涎:加〈佩兰、苍术 、莲米、芡实、香砂〉。
四、五官科
复发性口疮:加〈葛根、苍术 、黄柏、车前草、川连〉。
【用法】
不拘时频频冷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7:52:03 | 查看全部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吐泻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6.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7.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8.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9.对本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7:57:15 | 查看全部
【处方】

广藿香 150g 紫苏叶 50g白芷 50g
白术 (炒) 100g 陈皮 100g 姜半夏 100g
厚朴 (姜制)100g 茯苓 50g 桔梗100g
甘草 100g 大腹皮 50g 大枣 25g
生姜 15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