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26 11:44:08
|
查看全部
  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中心首席专家管益忻教授有20多年的军旅生涯,曾任中央军委办公厅原理论秘书。早在1980年,管益忻作为军队代表,参加了由于光远等发起召开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讨论会”。2007年,他推出多年潜心研究的学术成果——“毛泽东兵法与企业战略管理”,首创毛泽东兵法的商战应用。他认为,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同“客户经济理论”是一致的。商战第一位的“敌人”是客户,其次才是竞争对手。像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歼敌有生力量、打歼灭战等兵战思想,同企业经营的打造核心竞争力、强化市场占有度思想、市场细分策略等是相通的,并且是被若干家企业实战证明的科学有效的战略思维。出版专著,开创性地推出“企业要经营客户消费”的“(经)营消(费)”理论。1938年出生的管益忻先生迄今身心健硕,思维活跃,论著已越2500万字之多,至今主持《经济学家周报》,并于最近在美国同哈佛大学库珀教授对话中推出“大制造”新理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于1976—1983年在兰州军区20师(后改编为兰州军区守备第1师)服役,历任战士、副班长、文书、营部书记、政治部干事。1978年高考以宁夏自治区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1986至1991年先后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室工作。1991年至2001年在美国工作和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和发展金融专业博士学位。他回国后,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现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和发展金融理论。他2006年率先提出“定价经济”理论,所撰写的《金融创新与定价经济形成》为定价经济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2010年提出的长链金融理论对定价经济学作出进一步论证。
  刘树杰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研究员,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公用事业改革与监管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并直接参与了部分相关政策的制定工作。刘树杰是空降兵,他说“当时在部队,除了军事训练就是政治学习”。书看得多了就想写东西,进入部队报道组后,开始学着写消息、通讯、评论。刘树杰还记得,自己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看了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有感而发的,稿子发表在当时的《空军报》上。在部队期间,刘树杰曾读过著名经济学家徐禾的《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有的东西懂了,有的似懂非懂,这样最能激发求知欲,特别想弄懂它”,从此开始对经济学有了兴趣。高考时,刘树杰发现吉林大学有政治经济学专业招生,就报考了这个专业。在部队的业余时间,刘树杰最愿意看书,也有时间看书。客观地看,当兵的这段经历对他日后考大学及从事经济研究工作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