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保护”到“安全科学”的转变
安全科学学科名称的确立,与钱学森教授的批评与指导分不开。当初创办安全专业研究生教育时,所采用的学科名称为“劳动保护科学”。1984 年5 月8 日,钱学森教授在写给刘潜的亲笔信(全文未发表) 中指出:“特别是《劳动保护科学及其学科、专业建设——科学学问题》(指刘潜1982 年的文章名称) 。您既然提到科学学的高度,就得实事求是,讲学科本身的内在联系。我们决不能搞‘部门所有制’,强行把当今归劳动人事部管辖的业务,建立一门科学或一个学科体系。我认为劳动保护工作可以分为两大方面:第一,劳动生产设备及其体系是安全运转,不出爆炸,不出火灾等……。第二,生产设备与人如何做到高效能地安全生产,这就涉及到劳动者、人,也就联系到人的生理和心理……”据此,刘潜明确提出,劳动保护是工作、是政策、是事业,它本身并不能构成一门科学学科的名称。只有以“安全科学”作为学科名称,才能更为准确地概括该学科的科学本质。从而,以钱老的信为转折点,产生了“安全科学”的学科概念,完成了学科名称从“劳动保护”到“安全”的科学转变。
钱学森的批评恰恰是方向性问题。的确,劳动保护是工作、是政策、是事业,它本身并不能构成一门科学学科的名称,只有以“安全科学”作为学科名称,才能更准确地概括这门学科的本质。
从“劳动保护”到“安全科学”的转变,不只是名称的更替,而是学科本质的界定与学科产生的历史性跨越,是由一项工作到一项科学的跨越。
(本网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