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76|回复: 6

立法:给劳动者“恒温”的法律保护

发表于 2015-7-27 17:25: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夏天,我们撞到了“加长版”的中伏,三伏共计40天。每年这个时候,关于高温补贴的话题就会被重新提起。尽管目前全国有27个省区市已出台“高温津贴”标准,但多地标准不一。有专家表示:很多企业高温补贴不到位,企业违法成本几乎等于零,高温补贴也沦为一纸空文,必须严肃执法,树立法治权威。

  近日,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卫计委、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各地区要对存在高温作业的用人单位和容易导致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进行全面排查。用人单位要采取加大经费投入、改善作业条件、合理安排和调整作业时间、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发放高温补贴等措施,加强高温作业劳动保护工作。

  入伏以来,我国多地进入高温天气,但调查表明许多地方“不执行”高温补贴,还有的单位用绿豆汤、饮料等代替。有专家认为,我国不仅在高温津贴领域,有不少法律由于长期缺乏刚性执法,相关违法鲜见被罚,滋生了法不责众心理,一些企业“习惯性违法”。此外,有必要将支付高温津贴立法成为企业法定义务,制定出更具专门性、保障有力的法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7:26:02 | 查看全部
  背景

  调查:未执行规定仅一成选择投诉

  近日,光明网开设网络调查,调查设置“您所在公司或单位遇到高温天气会有何措施?”、“如果您单位未按要求发放高温补贴您是否会投诉?”、“高温补贴发放难,您认为原因是什么?”三个问题,并将网络调查同步推送光明日报和光明网的官方微博账号进行互动。

  调查结果显示,有接近七成的网友表示所在单位或公司在遇到高温天气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完全是一副什么也不做的态势,这进一步坐实了确实有很多地方存在高温补贴发放不到位的情况。

  调查显示,大多数机关与大型企事业单位为员工发放了高温津贴,但一些中小型私企没有发放高温津贴。高温津贴差距很大,每月从数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在空调房办公的机关人员与白领阶层等受高温伤害较少的群体,可享受优厚高温津贴;而受高温伤害较大的劳动群体,获得的高温津贴反而很少或根本没有。一些企业只是拿凉茶、绿豆汤敷衍劳动者。

  按照规定,用人单位如果不执行相关规定的,劳动者可向人社部门投诉。那么,面对高温炎热的天气,对什么都不做的单位网友是否会选择投诉呢?调查结果出人意料,数据显示有四成多的网友选择不会,还有四成多的网友选择说不好,选择会投诉的网友只占一成。

  高温补贴落实不到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调查中,网友更多的把出现这个问题的症结指向了监管部门监督不到位和劳动者本身缺少维权意识这两个选项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7:26:17 | 查看全部
  链接

  高温费:不能总成当季热议的话题

  5月中旬,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气候预测中心在发布的报告中称:截至5月初,赤道太平洋海域已经出现轻微至中度的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几乎肯定”会持续贯穿北半球整个夏天。甚至有专家预测,今年会是全球最热的一年。气候最易引发蝴蝶效应,极寒极热也许会成为生存常态。即便是未雨绸缪,关注高温下的劳动权益保护,也是迫在眉睫的事。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我国中东部地区也将迎来大范围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12日晚拉响高温黄色预警。12日,北京首个高温日拉响橙色预警,局部地区超过了40℃,有网友笑称“与烤肉只差一撮孜然”,而在天安门执勤的交警,皮鞋被烫开了胶。

  我国在2012年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中提到,高温补贴要根据经济的发展情况来适时做出调整。现实呢?各地似乎连纸面上的利好都难以体面:譬如2012年河北省就已经开始着手考虑出台高温补贴标准,但从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的情况依然是,高温补贴还没有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又譬如江苏省今年的高温费暂不调整,也就是说,依旧执行2011年的规定……即便当真是高温来袭,安监、人社、卫生、工会等职能部门,主要还是例牌检查高温作业单位是否按照规定做好劳动防护,对于高温补贴是否发放,“目前似乎还没有什么强有力的监察手段”。高温无补贴,对于许多人来说已“习惯成自然”这是一种无奈与尴尬,而劳动者在劳资博弈中作为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困境也再次凸显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7:26:34 | 查看全部
  评论

  高温津贴:法律需要“刚性”

  目前,全国有27个省区市已出台高温津贴标准,还有不少省级政府出台了具有严格法律效力及惩罚依据的政府规章,以进行强制性落实。当然,也有一些地方仅仅只是出台了“红头文件”予以贯彻,甚至有些地方连最基本的高温补贴标准都尚未确立。而之所以落实不到位,具体原因是,各地一般规定了限期改正的法定前置程序。只有逾期未改正的,才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加上劳动者处于相对弱势不敢举报、主动执法不到位等因素,导致落实规定只能靠用人单位的自觉,违法侥幸心理越来越严重。当法律失去了刚性牙齿,则无异于一纸具文。对遵纪守法的宣传再多,不如一两件典型执法案例实实在在。

  在法治国家守法就应得到肯定,违法就将承受不利后果。“任何人不能在违法中获益”,这是良性法治最基本的要求。值得指出的是,在醉驾入罪之前,醉驾也曾是困扰我国多年的“习惯性违法”,而通过增加违法成本、增强执法频率,我国的醉驾现象大幅锐减,无疑成为了治理“习惯性违法”的典范,执法理念对于不少领域都有借鉴意义。

  在高温津贴等领域的立法、执法状况与良性法治的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有必要将支付高温津贴立法成为高位阶的普遍性法定义务,并制定出更具专门性、明确性、保障有力的法律实施细则,从而推动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措施方面下狠招、出实招,将高温下的劳动权利置于法律的恒温保护之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9 19:35:3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23:03:25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关注和支持!夏安!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23:03:29 | 查看全部
欢迎各位老师关注和支持!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