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相关产品未成规模
2001年4月18日,刚刚出生的婴儿季依忱的脐血被存放进天津脐血干细胞库-196℃的液态氮中,标志着我国第一家自体存储者的脐血干细胞库开始运行。此后,中国干细胞产业大幕掀开,与干细胞治疗相关的公司一度成为股市热捧的对象。
在长达10余年的时间里,围绕干细胞,国内外逐渐形成了上、中、下游的产业链。其中,上游主要是干细胞的采集及存储业务,中游是干细胞技术研发,下游是干细胞移植及治疗。
将近15年后,干细胞的上、中游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新生儿的脐带血存储业务在各大医院被广泛介绍,日渐得到认可。但对下游的产品而言,目前国内还鲜有成型产品问世,国际上干细胞药品已经有一些获准上市,前景也并不太乐观。
在首届全国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大会上,军事医学科学院全军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裴雪涛向记者介绍,在美国,位于哥伦比亚的奥西里斯诊疗公司(Osiris)是世界上比较知名的干细胞产品研发公司。2010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以孤儿药的方式核准Osiris公司研发的干细胞疗法药物Prochymal用于Ⅰ型糖尿病的治疗。2012年,加拿大卫生部通过了Prochymal产品的上市批准,用于治疗儿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但同时给出的附加条件是,上市后仍需进一步实验”。而Prochymal也成为世界首个获批上市的人造干细胞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