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诞生以来,已通过自然选择具备了抵御多种疾病的能力。从进化论角度看,巴布亚新几内亚的Fore族土著,率先演化出对抗库鲁病(新几内亚震颤病)的基因,完全合乎情理。让这个例子变得有趣的是,至少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这个居住在原始森林深处的部落,依然保持着吃掉去世同伴的脑髓的习惯—这属于宗教仪式范畴。
库鲁症是一种由感染性蛋白质引发的神经系统病变,健康的成年人也可能罹患,严重时有生命危险。虽然引起感染性蛋白质疾病的原因很多,但库鲁症在东南亚原住民间最为多见,科学家们认定,这与土著们的“食人”习俗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一度将其视为反面教材。
那么,是否可以说,生活在所谓文明世界的人们就高枕无忧了呢?并非如此。在欧美,虽然很少有库鲁症的报告,与之近似的克鲁兹弗德——雅克病(CJD)却相当常见。从病理学上看,这两种外源性神经系统病变,都和特定蛋白质的异常积累有关。在更宽泛的意义上,至今仍然让畜牧业避之不及的疯牛病,以及偶蹄类动物的瘙痒症,都有相似的成因。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百万分之一的人患有CJD,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7——62岁。作为一种“不定时”的疾病,病人无从知道自己患病的风险高低,病情发作往往与偶发事件有关,包括用药错误、器官移植、手术器械受污染等。对CJD来说,常规的保护措施是不够的,比如,手术室在接待过此类患者后,必须采用特殊手段消毒,才能杜绝交叉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