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采油队属于油田开采的过渡性地带,相当于在一口锅的锅沿上,位于整个采油厂的边缘地区。2009年刚成立的时候,采油队队部所在地还是一个大水泡。
这样的工作环境,让很多来这里工作的职工都想办法调走。
想留住人,就必须得让大家相信这是个好地方。
为了改造采油队周边的环境,张友礼到垃圾场去捡来砖头、瓦块铺好队部的小路。他还把别人不要的长条石、方砖、健身器材都拉回来,修修补补,重新利用。因此,他也被人起了个绰号叫“张大划拉”。
为了改善职工的生活,队里因地制宜挖了个养鱼池。养鱼池的护栏是井场上废弃的护栏。护栏是用玻璃钢做的,在清理和锯的过程中,粉末粘到手上身上奇痒无比。张友礼不让别人插手,自己将护栏统一锯成20公分高,弄完后手上扎满了玻璃丝。
为了丰富采油队的餐桌,张友礼还组织大家亲手种小菜园。种菜用的牛粪张友礼第一个上去挥动铁锹,夏天侍弄园子太累,张友礼就鼓动队里的班子成员默默干活。
“用我的行动带动大家的主动。”第一年小菜园喜获丰收后,第二年开始,主动到小菜园里干活的人越来越多了。
现在,北一采油队已经成为了花园式小队。每到夏天,老人们在养鱼池垂钓,孩子们在葡萄架下奔跑。
这些老人和孩子都不是外人,都是北一采油队职工的家属。从职工都不愿意留下来到家属不愿意走,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
除了“硬环境”上的改变,“软环境”的提升也是职工不愿意走的重要原因。
井口考核是采油队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考核,对一类井进行奖励,二类井不奖不罚,三类井要罚款。
过去,考核工作是由干部来做,时间长了,难免会有人对此有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