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1|回复: 1

人民日报:学会管理欲望是为官须涵养的能力

发表于 2015-7-29 14:41: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春秋时,晋国人叔向去拜访韩宣子。韩宣子说自己名义上是卿,实际上财富很少。叔向向韩宣子道贺说:以前栾武子做上卿时,同样身家贫薄,人们却都十分敬重他;他的儿子继位后贪财受贿,险些招来杀身之祸。历史上,类似“叔向贺韩宣子”的典故很多,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贪欲是从政者的大忌。
  欲望是人的本能,节制欲望却非人人所能。做欲望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才是人之理性所在。节制欲望,以致让欲望升华为高远的志向,可能成为通达梦想的桥梁;屈从欲望、放纵欲望,欲望就成了引火烧身的柴火。从周 永康、薄熙来,到徐才厚、令计划,无数案例教育我们,一个人倘若掉进“欲望的洞窟”,私欲缠身、自我膨胀、利令智昏,必然进退失据、行为失范、胆大妄为,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许多时候,贪腐者并非不知晓纵欲枉法的危害,也很难说他们一开始就不辨黑白地放纵贪欲邪念。只是,随着职务提升、权力变大,慢慢放松了对诱惑的警惕、对欲望的约束,继而使贪欲蒙蔽了理智,让权势冲昏了头脑。不把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放在眼里,甚至拿党纪国法当儿戏,那些任由私欲泛滥的贪腐分子,往往都是等到出事了才幡然醒悟,为放纵自我、咎由自取而悔恨不已。
  面对拒腐防变的考验,没有哪个人拥有天然免疫力。越是领导干部,越容易成为拉拢腐蚀和“围猎”的对象,也越需要时刻把欲望关进理性的笼子里。习近平总书记曾为领导干部算过经济账、法纪账、良心账,“三笔账”归结为一点,就是要守住底线、会算大账,别干得不偿失的事情,珍惜来之不易的事业和人生;“三笔账”的核心,就是要让领导干部慎终如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
  “无私,百智之宗”,自觉把私欲的洪水约束在党纪底线、法律红线的堤坝之内,才是保护自己、爱护家人的智慧之举。所谓“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强健好党性修养的主心骨,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定力和内功,人生才能充盈,公益才能昭彰。工作生活中,欲望无时不有,诱惑无处不在,惟有坚定地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让廉洁自律成为一种觉悟,让慎独慎微成为一种习惯,让淡泊名利成为一种品质,才能做到门如市、心如水,身外物、不奢求,由内而外构筑起抵御诱惑的坚强防线。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 如何面对廉与贪的选择、公与私的考验,说到底还是一个“入党为什么”“为官做什么”的问题。金钱不是从政的价值坐标,名利也不是做人的最高标尺,在共产党人的价值排序里,为人民服务永远占据最高位置。共产党人最富有的资源,无关金钱与权力,而是冰壶玉尺的人格;共产党人最器重的名片,无关职级与地位,而是浩然一身的正气。贪廉一念间,荣耻两世界,学会管理欲望,不仅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个人品质,更是为官从政必须涵养的能力。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28日 04 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09:32:40 | 查看全部
浩然正气、不贪不腐的好官太少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