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7|回复: 2

给创业教育的三瓢“冷水”

发表于 2015-7-29 14:44: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给创业教育的三瓢“冷水”
  在近日召开的“拥抱创时代教育发展新十年互联网+智慧教育暨2015第五届教育新道校企对接会”上,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郭延生给方兴未艾的创业热泼了三瓢“冷水”,并建议从三个层次冷思考创业教育。

  第一是今天的创业服务有点运动倾向,“我们还是要避免运动化”。

  郭延生以目前最流行的创业空间为例,这个诞生于美国的创业模式在中国发扬光大,不少政府和企业用一个新名词、新概念,模仿了这种模式。但是,人们却没有想明白:区域经济是什么?学生是什么范畴的主体?什么领域创业更容易成功?

  郭延生举例,在波士顿和华盛顿之间,创业最多的公司与医药有关;在休斯敦附近,很多创业公司与航天有关;而在硅谷,创业公司与IT有关。

  “如果我们全都一窝蜂模仿,最后没有特色。”他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4:44:38 | 查看全部
  第二是学生创业需要引导。

  目前,政府、学校、企业都在做创业大赛,创业大赛可谓是风起云涌。但是,创业大赛之后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如何?

  一个共识是: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创业。前几天郭延生碰到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这名学生告诉他自己毕业后要去创业。郭延生问,为什么?这名学生说:我是麻省理工毕业的,如果不创业而去就业,岂不很没面子?

  “这是麻省理工的创业文化和创业基因。”郭延生说,但是对学校而言,不一定要让所有学生都接受创业训练并尝试创业实践。

  另外大赛优胜者绝不等于是创业成功者。郭延生说,大赛优胜者,不过是因为创业展示被认同了,但是离最终的创业成功还很远:首先他们要拿到天使投资,然后IPO成功,即便这样,也不意味着成功。

  多少创业大赛的选手拿到天使投资了呢?郭延生说,可能对大部分创业的学生来说,还是需要自己掏钱,或者是向家里要钱,或者是学校给予一点资助。

  “创业教育绝对不是创业课程教学,因为创业教学只能激发创业动机,却没有办法帮他创业成功。这是两个概念。”他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4:44:50 | 查看全部
  第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时代,别让创新被冷落。因为无论是大众创业还是小众创业,万众创新才是大众创新。

  “不是创业才能创新,聚焦教育的创新才能助力创业发展。”他认为。 在创时代,不能光说不练,光响应没行动。郭延生建议,在三个层面聚焦“创”的着力点:激发创新思维,让所有学生都有创新意识、创新想法、颠覆的意愿;提高创业成功率;营造创新创业文化。

屏蔽此推广内容  郭延生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告诫学生们:创业其实很艰难,从一个想法到一个企业,绝不是那么容易的。大学生创业绝对是有成功机会,比如三国杀游戏,但是如果选错了方向,成功率将非常低。

  从创业到成功路就更长了。这条路得走多远?没有人清楚。但是创业者需要的支持很多,比如,针对性的创业训练、团队怎么组建、是不是同学最合适、法律怎么支持、实战指导、商业支持、资金、技术等。

  郭延生建言:“如果我们鼓励学生边学边创,辞工创业,这种想法是不是也要理性思考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