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2|回复: 7

中国学者测出“肝豆”判定新标准

发表于 2015-7-29 15:37: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中国学者测出“肝豆”判定新标准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一项历时近10年的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肝脏病学杂志》,该研究针对肝豆状核变性(威尔逊病,俗称肝豆)这一重大疑难病给出了全新判定标准,被国际论文评阅人评价为该领域“里程碑式”的论文。这也是我国肝豆病研究成果首次在该杂志发表。

  “肝豆”是一种重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累及肝脏和神经系统,其误诊率极高,暴发性病死率接近100%。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肝铜含量一直被公认为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但对其临界值却存在争议。过去一般认为是250微克/克干重。直到2005年,最佳临界值被国外著名学者修正为75微克/克干重。然而,该标准在临床上的运用仍存缺陷。

  湘雅二医院感染科教授杨旭领导的团队从1995年开始致力于肝豆病的诊治研究。在2005年的新标准提出后,他们发现与临床实际并不相符。迄今世界上最系统、最完整、病种最全、病例数最多的肝铜研究由此展开。经对178例肝豆病患者及513例其他肝病患者进行肝活检发现,肝铜含量209微克/克干重才是诊断“肝豆”的最佳临界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达99.4%和96.1%。

  “我们设计了一个非常简便、可靠、准确的肝铜测定方法,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取样和实验误差,而且我们证明该方法是安全的,这一方法今后有可能成为国际上肝铜测定标准方法。”杨旭告诉记者,“如果肝铜小于209微克/克干重,可以排除肝豆状核变性。”这一结论与当前国际上流行的认识迥异,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

  研究人员还发现:14岁以下儿童患者肝铜含量更高,肝病型患者比神经型患者含量更高,而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对肝铜含量无明显影响,均推翻了以往观点。(记者成舸 通讯员罗开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9 15:52:19 | 查看全部
纤手香凝老师真给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9 15:52:30 | 查看全部
向纤手香凝老师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9 15:52:38 | 查看全部
纤手香凝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王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8-3 10:01:12 | 查看全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0:02:46 | 查看全部
引用第4楼王笛于2015-08-03 10:01发表的  :
太好了
谢谢王老师的关注和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0:03:53 | 查看全部
引用第3楼煤缘于2015-07-29 15:52发表的  :
纤手香凝老师辛苦了!
白老师很给力!继续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 10:10:16 | 查看全部
发帖回帖是美德!感谢老师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