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14|回复: 0

公车改革离不开社会舆论的支持

发表于 2009-8-20 16:11: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如果我是杭州的政府官员,也会抵触这样的车改:明明自己的既得利益受损,却没能赢得舆论的理解和支持,索性就不要改了。

  8月19日《新京报》报道,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车改因区长一年补8万元引起争议而被叫停;杭州市纪委牵头强推车改,但单位一把手多持抵触、观望态度。杭州市委副书记、车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叶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杭州车改本意是消除“马路上的腐败”,杭州车改是自讨苦吃,希望社会包容。

  公车改革之难,几乎难于上青天。因为车改相当于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触动的是各级官员的既得利益,岂能不难?但是,每年几千亿元的公车消费再也不能继续下去,有了这个共识,车改再难也得改。杭州市委副书记叶明说:“车改离不开领导的支持,我们需要自上而下的动力。”依我看,车改也离不开社会舆论的支持,需要“自下而上”的动力。

  而恰恰在这方面,社会舆论有值得反思之处。杭州车改厅局级干部每月车补2600元,普通职员每月车补最低300元,以杭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出行成本,这样的车补并不算高。关键是对一些官员来说,出门打车或驾驶私车,总没公车方便、有面子,即使每月车补略有剩余,他们也会觉得车改触动了自己的既得利益。

  因此,杭州车改尽管并不尽如人意,却是迄今为止最“动真格”的车改,实际效果也不错,但社会舆论仍然是质疑、批评甚至冷嘲热讽。我能理解批评者的好心,但奢求车改一步到位,是不符合现实国情的。

  现在,杭州车改在舆论批评中开始“回潮”。是啊!如果我是杭州的政府官员,也会抵触这样的车改:明明自己的既得利益受损,却没能赢得舆论的理解和支持,索性就不要改了;而力推车改的部门,也会觉得吃力不讨好,从而失去坚持、深化车改的动力。

  如果社会舆论不是如此苛刻,而是着眼于现实,多一些理解和支持,情况也许会完全不同:力推车改的有关部门会坚定信心,进一步完善车改;而抵触车改的官员在舆论的压力下也会有所忌惮,从而接受车改。如此,“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互贯通,车改才有望不断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