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床,一桌,一椅,是贺雪芳宿舍的全部家当。闲暇时,她总是将自己关在这不足10平方米的屋子里,除了偶尔跟远在2000公里之外的爸妈在电话里撒几句娇,大多时候,她就抱着一本专业书,在上面不停地写写画画。
“因为在学校学的专业不对口,所以要完成各类机车检测工作要学的东西特别多。”在采访中,贺雪芳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贺雪芳有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和一张白净灿烂的笑脸。
日前,在日喀则车站,记者跟随她进行了一次日常检修,对这个90后女钳工在检测工作中鲜为人知的艰辛和她在这海拔近4000米高原上的孤独坚守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11时59分,Z8801次列车缓缓驶进日喀则车站,此时,贺雪芳早已等候在机车停靠的位置上。在机车停稳后,她迅速走到机车下面,俯下身,手脚麻利地开始检查速度传感器、感应线圈的性能状况,就连电子检签的电缆走线和每一个紧固螺丝的检查都是一丝不苟,因高原反应,当她起身时,记者能清晰地听见她的剧烈喘息。
检查完车下设备,贺雪芳又利索地登上机车,开始对车载LKJ2000机车信号主机、TAXZ箱、本补盒以及显示信号机的安装情况和显示情况进行直观检查。
“每一项检查都不能落下,如果机车信号设备指示灯显示异常,就得整机更换主机板,万一漏检就会造成机车信号显示与地面信号不一致,给行车安全留下隐患。”贺雪芳边检查边说。
偏巧,在进行机车信号显示试验时,主机板上,上行进站信号机的显示与规定不符,反复试验后依然如此。
“必须更换主机板。”说完,贺雪芳迅速下车。
10分钟后,贺雪芳再次登上机车,由于高原气候,这时候,她已是满面通红、气喘吁吁。只见她拧开紧固螺丝,取下异常的主机板,换上新主机板,再度试验时,机车信号一切显示正常,贺雪芳的表情也放松了许多。
接下来,贺雪芳照例进行常用的制动试验、紧急制动试验、机车信号发码试验和语音录音试验等环节,每一个动作都十分紧凑娴熟。
一切试验确认无误后,贺雪芳开始她此次检修的最后一关——对列车一路而来的各种运行信息进行转储。转储结束后,对司机签发了LKJ设备机车入库合格证,她的一次日常检修也正式宣告结束。
“有时候,机车会晚上到达,一个人走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心里还真有点害怕。”返回的路上,贺雪芳告诉记者。
“一想到通过自己的手,能让这么庞大的机车在雪域高原安全行驶,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兴奋。刚上西藏日喀则的时候,我以为我会哭,但铁路安全容不得我有半点的任性,我很快调整好了心态。”贺雪芳的话里流露出她这个年纪少有的成熟。在这离家2000多公里的青藏“天路”上,这个尚有些稚气的女孩子,已经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用知识充实自己,学会了在孤独中默默坚守……
人物检索:贺雪芳,青藏铁路公司格尔木电务段车载设备车间日喀则检测点钳工,90后女孩,从学校毕业后就坚守在高原“天路”上。(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赵风斌 王永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