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区域、企业、职工的多赢之路
“靠自己的劳动,创造一份财富;参加技能大赛,获得一份知识。做一名有技术的工人并不低人一等,同样值得尊敬。”在2014年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中一举摘得“钨极氩弧焊”项目桂冠的天津电建公司焊接工刘飞飞告诉记者。
今年29岁的刘飞飞,已成为公司的焊接培训师,每年要带40名左右的新学员,为公司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焊接技术人才。
自2012年开始,天津港保税区工会结合产业发展开展航空航天职工技能大赛。如今,该大赛成为天津市唯一的航空航天类一类大赛。大赛吸引了空中客车、美国联合技术、波音复合材料、天津航天长征火箭等几十家航空航天企业。
在赛场上,记者见到了航空航天领域的蓝领专家、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装配车间班组长李强。“当技术蓝领,同样实现了‘冲上云霄’的梦想。”37岁的李强技校毕业,没上过大学,赶上了大赛的机会,既增长了见识又提高了技能。
天津保税区工会通过搭建素质提升平台,开展技能学习培训,组织专业技能大赛等多种途径,先后培训各类职工3万余人次,组织技能大赛40余场,打造出一支技术好、能创新的技工人才队伍,走出了一条区域经济与企业同发展、与职工共成长的多赢之路。
“企业受自身所限,本身无法举办这种层次的赛事活动。天津开发区有这样的平台,才让我们有机会快速、有针对性地发现人才。”天津开发区一家企业的人事经理说,参加技能大赛企业同样是获益方。
“我们觉得特别有奔头,在这里,有努力就有收获,有实力就能发展。”这样的心声,是记者在中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采访时,许多员工基于自己的成长经历向记者表达的。职工高化宝的成长轨迹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技校毕业的他,靠技能在渤海钻探频频“鲤鱼跃龙门”,获得自身发展,先后当上副司钻、入党、晋级中级工……而他参加工作不满10年。
“闯市场最终靠的是高素质员工,带一支顶呱呱的队伍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打胜仗。”重视人才,是渤海钻探公司领导层对市场竞争的别样理解。而公司工会对此的解读,就是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每年举办公司级的13个主要工种技能竞赛,搭建起员工成长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