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01|回复: 18

[解词释义] 杜仲

发表于 2015-8-1 18:36: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杜仲


       杜仲(学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又名胶木,为杜仲科植物。
       杜仲游离氨基酸极少,含有的少量蛋白质,是和绝大多数食品类似的完全蛋白,即能够水解检出对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测定了杜仲所含的15种矿物元素,其中有锌、铜、铁等微量元素,及钙、磷、钾、镁等宏量元素。
       药用杜仲,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 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现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8:38:09 | 查看全部
「释名」[blockquote][blockquote]思仲(《别录》)、思仙(《本经》)、 时珍曰∶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思仲、思仙,皆由此义。其皮中有银丝如绵, 故曰木绵。其子名逐折,与浓朴子同名。 
[/blockquote][/blockquote]
「集解」[blockquote][blockquote]《别录》曰∶杜仲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二月、五月 弘景曰∶上虞在豫州,虞、虢之虞,非会稽上虞县也。今用出建平、宜都者。状如浓朴 ,折之多白丝者为佳。 
保升曰∶生深山大谷,所在有之。树高数丈,叶似辛夷。 
颂曰∶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叶亦类柘,其皮折之白丝相连。 
江南谓之 。初生嫩叶可食,谓之[/blockquote][/blockquo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8:39:14 | 查看全部
「释名」[blockquote][blockquote]思仲(《别录》)、思仙(《本经》)、 时珍曰∶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思仲、思仙,皆由此义。其皮中有银丝如绵, 故曰木绵。其子名逐折,与浓朴子同名。 
[/blockquote][/blockquote]
「集解」[blockquote][blockquote]《别录》曰∶杜仲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二月、五月 弘景曰∶上虞在豫州,虞、虢之虞,非会稽上虞县也。今用出建平、宜都者。状如浓朴 ,折之多白丝者为佳。 
保升曰∶生深山大谷,所在有之。树高数丈,叶似辛夷。 
颂曰∶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叶亦类柘,其皮折之白丝相连。 
江南谓之 。初生嫩叶可食,谓之[/blockquote][/blockquo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8:40:53 | 查看全部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树冠圆球
杜仲
形。树皮深灰色,枝具片状髓,树体各部折断均具银白色胶丝。小枝光滑,无顶芽。单叶互生,椭圆形,长7~14厘米,有锯齿,羽状脉,老叶表面网脉下限,无托叶。花单性,花期4~5月,雌雄异株,无花被,生于幼枝基部的苞叶内,与叶同放或先叶开放。翅果扁平,长椭圆形,顶端2裂,种子一粒。果期10~11月。
属于杜仲科杜仲属,本科仅1属1种。我国特有。下图便是杜仲叶制品,杜仲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8:42:37 | 查看全部
生长习性
生于山地林中或栽培。分布长江中游及南部各省,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均有栽培。
喜阳光充足、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丘陵、平原均可种植,也可利用零星土地或四旁栽培。
本植物的嫩叶(檰芽)亦供药用,另详专条;另外,通常人们吃到的杜仲是树木中的韧皮部。

[table=100%,#ffffff][/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8:43:58 |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张家界杜仲之乡,世界最大的野生杜仲产地,现江苏国家级大丰林业基地大量人工培育杜仲,另外四川、安徽、陕西、湖北、河南、贵州、云南、江西、甘肃、湖南、广西等地都有种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8:44:53 | 查看全部
药材简介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其“
杜仲
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杜仲是中国特有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迄今己在地球上发现杜仲属植物多达14种,后来它们在大陆和欧洲相继灭绝。存在于中国的杜仲是杜仲科杜仲属仅存的孑遗植物,它不仅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对于研究被子植物系统演化以及中国植物区系的起源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现己作为稀有植物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卷。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对杜仲成分进行了反复细致的研究,杜仲游离氨基酸极少,含有的少量蛋白质,是和绝大多数食品类似的完全蛋白,即能够水解检出对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测定了杜仲所含的15种矿物元素,其中有锌、铜、铁等微量元素,及钙、磷、钾、镁等宏量元素。
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数量,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显著功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8:48:27 | 查看全部
药材信息
【出处】《神农本草经
【类别】树皮类。
【杜仲异名】思仙(《本经》),木绵、思仲(《别录》),檰(《本草图经》),石思仙(《本草衍义补遗》),丝连皮、丝楝树皮(《中药志》),扯丝皮(《湖南药物志》),丝
杜仲
棉皮(苏医《中草药手册》),玉丝皮,扯丝片。
【来源】该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Oliv. 的树皮。
【性味】甘微辛,温。
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甘,温,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
④ 辛,平,无毒,理气补血。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甘,温。归肝、肾经。”
【用法与用量】
① 内服:煎汤,15~25克;浸酒或入丸、散。
② 6~10克。
【采集】为了保护资源,一般采用局部剥皮法。在清明至夏至间,选取生长15~20年以上的植株,按药材规格大小,剥下树皮,刨去粗皮,晒干。置通风干燥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8:51:12 | 查看全部
药材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20米。小枝光滑,黄褐色或较淡,具片状髓。皮、枝及叶均含胶质。单叶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长7~15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边缘有锯齿,幼叶上面疏被柔毛,下面毛较密,老叶上面光滑,下面叶脉处疏被毛;叶柄长1~2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叶同时开放,或先叶开放,生于一年生枝基部苞片的腋内,有花柄;无花被;雄花有雄蕊6~10枚;雌花有一裸露而延长的子房,子房1室,顶端有2叉状花柱。翅果卵状长椭圆形而扁,先端下凹,内有种子1粒。花期4~5月。果期9月。
干燥树皮,为平坦的板片状或卷片状,大小厚薄不一,一般厚约3~10毫米,长约40~100厘米。外表面灰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槽纹及斜方形横裂皮孔,有时可见淡灰色地衣斑。但商品多已削去部分糙皮,故外表面淡棕色,较平滑。内表面光滑,暗紫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有银白色丝状物相连,细密,略有伸缩性。气微,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残余物。以皮厚而大,糙皮刮净,外面黄棕色,内面黑褐色而光,折断时白丝多者为佳。皮薄、断面丝少或皮厚带粗皮者质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8:54:42 | 查看全部
药物炮制

杜仲: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切成方块或丝条,晒干。盐杜仲:先用食盐加适量开水溶化,取杜仲块或丝条,使与盐水充分拌透吸收,然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为度,取出晾干。(每杜仲100斤,用食盐3斤)杜仲经炒制后,则杜仲胶被破坏,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杜仲,先须削去粗皮。用酥、蜜炙之。凡修事500克,酥100克,蜜150克,二味相和令一处用。"
②《本草述钩元》:"杜仲,用酒炒断丝。"

[table=100%,#ffffff][/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