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9|回复: 0

鲍店矿“双创”活动系列报道之二:激活“第一生产力”

发表于 2015-8-1 20:23: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激活“第一生产力”

——解读鲍店矿的技术创新“御寒”之道

记者 袁媛 通讯员 丁宁

经济寒冬考验企业突围能力,好的工作方法,往往可以事半功倍。鲍店矿的技术创新“御寒术”就是法宝之一。他们把着眼点放在激活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上,以“大众创新、全员创效”为犁,大力实施科技兴矿战略,破开了影响矿井效率和效益的重重坚冰,在经济下行压力中拼出了降本增效的新空间。上半年,他们的商品煤产量超目标17万吨,吨煤成本比目标降低45.2元。

科技攻关,牵住“问题导向”牛鼻子

长期困扰国有煤炭行业的四大难题——用人多、效率低、效益差、安全预控难度大,在鲍店矿也同样存在。特别是投产29年的鲍店矿,当前正处于矿井现场条件极为复杂、生产组织最为艰难、成本管控难度较大的一个时期。煤炭市场的持续低迷,加剧了收益下滑。

这个矿领导班子认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就是创新。而科技创新是攻坚克难、摆脱困境的有力武器和制胜法宝。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是鲍店矿“问题导向型”技术创新创效模式的“精髓”。

去年,鲍店矿的吨煤电费曾位居全公司最高,一度距指标红线仅差2分钱。他们以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为两大主线,加速技术成果在现场的应用,至今年3月份,矿井吨煤电费比去年最高时下降了4.52元,节约电费2892万元。

矿井降本的“大头”在井下、在生产系统。他们在设计规划八采区时,着重发挥科技作梯砍“路障”的作用,降低很多无效、低效与重复投入,达到了高效经济开采的目标——减少工作面10个,节省掘进、安撤、人工、运输等成本费用1.2亿元。

以问题导向为引领,这个矿坚持对生产连续工艺系统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组织实施科技创新,使各种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难题得到有效解决。仅优化粗煤泥分选工艺一项,提高精煤产率1.5个百分点,每年可增效900多万元。他们还成功推广使用了省内首台智能永磁电机直驱系统、公司第一条带速随煤量智能调节的运输系统等先进科技装备,有效解决了长期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难题。仅申报煤业公司“双创”活动典型案例的37项成果,就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8380.5万元。

创新理念,倡树“管用就是宝”

在鲍店矿今年上报到公司的群众类技术创新中,有两项成果比较“惹眼”:一个是生活污水集水井打捞机,一个是打捞机毛发收集器。这一在市场上不常见,甚至买不到的产品,却开启了“机械清理”的新篇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职工安全作业系数。

企业的创新活力,往往来源于这些不起眼的“小改变、小革新”。这个矿认为,创新无大小,管用就是宝。

在鲍店矿,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个“双创”基地,集“知识储备、技术支持、资源共享、平台演示、成果转化”等为一体,面向劳模和技能大师、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一些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的职工群众,提供有关自主创新的必要资源。一应俱全的自动控制、机械制修、电气实验基地,能帮人寻找到破解难题的灵感创客基地等,为有心人一展所长提供了平台。

鲍店矿对创新的重视,让创新创效的活力竞相迸发。皮带机卷带装置、调节风窗等一系列技术改造成果都是这个矿的“明星产品”,在生产现场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还获了行业级大奖。综采队研发的“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课题被省煤炭行业协会评为特等奖;综掘一区研发的“煤巷快速施工成套设备与工艺技术研究”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

有为有位,让创新要素更加活跃

7月13日,鲍店矿召开第十次科技大会暨首届“双创”成果表彰会议,首次提出设立“培养新人奖”,预备再造一批高素质青年创新型人才,并承诺在3年后的科技盛会上予以隆重表彰。梯次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为这个矿技术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做了最好注脚。

职工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鲍店矿历来重视在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土壤”上,下足功夫。

在舆论导向、制度制定、激励政策上,他们更加注重原创能力,更加注重保护项目首创人、第一完成人、主要完成人的各项权益。明确成果主要属于完成人即第一完成人,严禁分管、直管领导挂名,侵夺、分摊他人成果;对各级组织及职工个人的技术革新、发明创造、课题研究形成的科技成果、先进操作法等,他们全部明确评审赋分标准,采取一成果一申报一评审的动态方式,实行单位积分、个人积分,实施等级评定、总分排名,动态奖励、半年表彰和年度重奖,并优先享受荣誉疗养、聘任相应职称,切实让创新人才有为、有位、有荣光。截至目前,综采二队高级技师王维福收获了100多项发明革新成果,有6个操作法以他的名字命名,进行推广;生产准备工区职工曹庚军,参与研发革新的技术成果有30多项,创造经济效益达数百万元。

由于对创新创效的渴求与突破,使鲍店矿创新创效的环境日趋向好,创新要素更加活跃。截至目前,全矿拥有在聘学科带头人4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优秀技能人才及首席技师63人,中高级工及技师比率达55%。近期,他们又征集到创新创效成果1148项,为矿井持续健康发展增添了内生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