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8-2 22:42:02
|
查看全部
找到症结所在,该厂很快确立“对症下药、协同解决、逐个击破”的工作思路。把消化机的电机改为变频调速,使筒体的转速由原来的4.6转/分钟,降为3转/分钟,并对部分抄板改向,根据季节加装保温层。这样,筒体转速慢下来,石灰在机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温和消化时间不足的难题迎刃而解。
紧接着,拆除原来的两台螺旋提渣机,改用泵排系统旋流器分级。排渣泵上接一路回水管,筛网上端加装冲洗水、出料口螺旋开放水孔、提渣机槽体加两处反冲水、改进石灰乳除渣及运输系统等多项技术攻关改造先后实施。
对症的“处方”、精心的“手术”,石灰消化机“消化不良”症状基本消失,连粉尘大的难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然而,生产和排渣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按厂方的技术要求,消化机的电机是正转。然而在一次故障检修试运行中,当班维修电工误将电机中的两相线顺序接反,造成电机反转。
这名电工发现后,准备立马停机。然而,现场工作人员却叫停了这名电工。因为这一阴差阳错,一个意外的惊喜出现了。
原来,当电机反转后,大伙发现消化机排出的石灰乳含渣量很少,而电机正转时,石灰渣却可以快速排出……
“何不反转生产,正转排渣?”
思路决定出路。该厂做了进一步摸索,增设了反转装置,对原有的石灰排渣斗和排渣口进行了改进。这样,排渣速度大幅提高。
如今,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优化,根据石灰质量定时进行“反转生产、正转排渣”的国内独创开车方式,较好地解决了排渣与生产的矛盾,出料的产渣率由原来的13.5%降为6%,石灰乳质量较好地满足了选矿和环保的供灰要求。
“诊治”消化机取得了理想效果,除了维修经验可供分享,亦能从中感悟到:认准的事,就要恒心坚持;坚持的同时,更要不断完善、持续改进,才能达成所愿。看似一次不经意的发现,其实是建立在专业、精业、敬业和富有责任和创新职业精神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消化机是如此,其它工作又何尝不是这样?
(吕建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