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觉在就义前4天,给妻子留下了一封生离死别的信。绝笔中饱含着革命志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和对妻子的一往深情,以及对父母无限的感激和思念。
赵云霄在就义前两天,给女儿留下了一封信。信中那一声声"小宝宝"的呼唤,分明是一曲人间亲情的绝唱,令人感到一颗搏动着的滴血的心所包涵着的强烈的献身精神和伟大的母爱。
读着那已泛黄并破损的两封遗书,从那流畅工整的笔触中,看不到两个将死之人的恐惧,感受到的只是共产党人面对死亡的从容和满腔真情的流露。
陈觉写给妻子赵云霄的信:
云霄我的爱妻:
这是我给你的最后的信了,我即日便要处死了,你已有身(孕),不可因我死而过于悲伤。他日无论生男或生女,我的父母会来抚养他的。我的作品以及我的衣物,你可以选择一些给他留作纪念。
你也迟早不免于死,我已请求父亲把我俩合葬。以前我们都不相信有鬼,现在则唯愿有鬼。"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夫妻恩爱永,世世缔良缘。"回忆我俩在苏联求学时,互相切磋,互相勉励,课余时间闲谈琐事,共话桑麻,假期中或滑冰或避暑,或旅行或游历,形影相随。及去年返国后,你路过家门而不入,与我一路南下,共同工作。你在事业上、学业上所给我的帮助,是比任何教师任何同志都要大的,尤其是前年我病本已病入膏肓,自度必为异国之鬼,而幸得你的殷勤看护,日夜不离,始得转危为安。那时若死,可说是轻于鸿毛,如今之死,则重于泰山了。
前日父亲来看我时还在设法营救我们,其诚是可感的,但我们宁愿玉碎却不愿瓦全。父母为我费了多少苦心才使我们成人,尤其是我那慈爱的母亲,我当年是瞒了他(她)出国的。我的妹妹时常写信告诉我,母亲天天为了惦念她的在异国的爱儿而流泪,我现在也懊悔此次在家乡工作时竟不去见他(她)老人家一面,到如今已是死生永别了。前日父亲来时我还活着,而他日来时只能看到他的爱儿的尸体了。我想起了我死后父母的悲伤,我也不觉流泪了。云!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此祝
健康
并问
王同志好
觉 手书
一九二八、一○、一○
信中所言的王同志指陈觉、赵云霄的婚姻介绍人王希闵,当时也关押在长沙陆军监狱,与陈觉同日遇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