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0|回复: 0

二十余载书华章 ——记宁夏自治区国资委党委优秀党员石焦分公司采煤副总刘金明

发表于 2015-8-3 20:18: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他怀着对煤炭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从宁夏煤校一毕业,就来到了地处贺兰山腹地的神华宁煤集团石炭井焦煤分公司,从1987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已有28个年头了。在这期间,他用朴实无华的实际行动,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在煤海深处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赞歌。他就是石炭井焦煤分公司采煤副总兼生产技术科科长刘金明。

  作为分管采煤的副总工程师,刘金明深知责任的重大,在实际工作中,他凭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和在煤矿摸爬滚打积累的经验,克服和解决了在生产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为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采掘接续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一名党员,他忠诚党的事业,严于律己,在工作中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自己所学的专业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同事,用他雷厉风行、勇于创新、率先垂范的精神,为石炭井焦煤分公司的发展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曾连续两年被评为石炭井焦煤分公司劳动模范,2011年荣获了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勇当先锋,不辱使命。该公司是一个有着50多年开采历史的老矿,2011年以前井下和地面系统不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低,安全生产欠账多,一些干部员工质量意识差,现场施工随意性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安全质量标准化有深刻认识和丰富经验的刘金明清醒的意识到,如果不及时改变这一现状,下大力气进行全面整治,安全生产就得不到保证。为此他及时向时任分公司领导建议,要尽快抓住集团公司加大安全技术改造的机遇不放,尽快实施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整治。

  他的这一建议,得到了认可,并指明由他担任质量标准化整治办公室主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刘金明作为具体负责人,面对地质条件复杂,系统庞大,生产环节多,安全管理难度大等诸多困难,他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带领生产技术科全体人员认真研究,勇于攻关,以实际行动解决了矿井发展中遇到的一个个技术难题。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他白天带领技术人员下井对施工给予悉心指导,晚上在办公室查阅资料,订方案、搞规划设计,经过他和全科人员的辛勤努力和付出,确保了矿井辅助提升副斜井和中央斜风井的提前顺利贯通,并使技改矿建工程比集团公司计划工期提前2个月完成。技改工程的完成,精简了井下巷道11000余米,甩掉了3部大型绞车,淘汰了工艺落后且安全性能较低的箕斗排矸系统,不仅一次为分公司节约了资金420万元,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矿井的综合抗灾防灾能力。

  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一个优秀的技术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超前思维、超前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而且还是一个处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技术先锋。刘金明在工作中始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2015年4月份,Ⅲ020502工作面要过老巷,现场存在危险系数高、施工难度大等困难。为此他提前多次到老巷实地察看支护情况,组织技术人员反复研究探讨制订施工方案。现场施工中尽管有专门的跟带班人员,但刘金明还是坚持紧盯在井下现场。在与老巷采透的时候,他冒着危险,冲在最前面,让其他人撤离开,亲自用镐小心翼翼的施工。当时一些管理人员和员工到现场后争抢着干,让刘金明站在安全的地点指挥。刘金明说:“不是我不放心你们,而是这项工作我比你们有经验,还是我来。”他一边用钢丝绳做好棚子的防倒措施,一边向人员讲解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及防范措施,现场开展特殊施工条件下的技术培训,消除了许多员工冒险施工的想法。在他的带领下,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采过整条老巷,顺利向前推进。

  技术创新,攻坚克难。该公司四层煤是最典型的“三软”煤层,地质构造复杂多变,煤层厚而松软破碎,是集团公司所属矿井最难采的工作面之一,给安全开采带来极大挑战,面对“三软”煤层这一“拦路虎”,刘金明深知技术先行,责无旁贷。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他和同事们加班延点,攻克难题。在集团公司支持下,他大胆实施技术创新,积极组织与北京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合作,研究设计支护方式,科学制订三机配套制作参数和开采方案,带领攻关小组完成了《大倾角“三软”松散厚煤层综放开采成套技术》,并为四层煤量身定制了综采支架、采煤机成功落户顺利进行了安全开采,此项技术填补了集团公司大倾角“三软”松散厚煤层复杂情况下综放开采的空白。随后在他的大力倡导和不懈努力下,3套性能优良的岩石钻车和侧翻式新型耙岩机也在掘进工作面成功引用,不但解决了岩巷掘进施工时打眼、除渣等技术难题,而且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刘金明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带头人,同时又是降本增效的“红管家”。今年以来他借力科技创新,带领技术人员制定“创新增效”保障措施21项;有针对性的实施“一巷一策”、“一巷多策”,优化井下各掘进工作面,改进支护参数,从源头降本增效,回收煤柱2.29万吨;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用玻璃钢代替螺纹钢,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据测算这几项每年可节约资金375万元。

  培育人才,关心员工。由于多年从事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实践工作,刘金明积累了丰富的采掘生产技术经验,但他从来不满足自己,而是主动学习掌握众多煤矿前沿科技知识,从而带动广大技术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新知识、新技术。近年来随着矿井科技水平提升,他深感技术人员的培养及作用发挥的重要性,针对公司基层单位部分技术人员存在专业知识薄弱、实践经验不强、技术观念不新、技术工作不扎实等问题,他始终抱着关爱、关心、帮助、提携的态度,认真做好技术“传帮带”工作,对技术人员提出的问题,都逐一耐心地讲解,直至技术人员完全领悟为止。

  技术员郑磊是2011年从中国矿业大学分配到分公司的大学生。刚从繁华的北京来到人烟稀少、荒凉的贺兰山,心理和思想上波动很大,总是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工作,时刻想着离开。刘金明详细了解情况后,知道他因为家中母亲生病比较烦闷,看到煤矿的艰苦环境感觉大学白上了。针对他这种思想,刘金明主动找他谈心,通过生活上关心,工作中细心指导,业务上手把手的教,促使郑磊一步步成长,树立了干好工作的自信心。如今郑磊已经成长为分公司的技术骨干,去年还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2014年度集团公司优秀员工。在刘金明的教育和引导下,分公司众多新分配的大学生得以迅速成长,近年来涌现出诸如陈春宁、祈永高、郑磊等一大批优秀技术人才。

  一句电影里的经典台词说得好:人生在世,能够全情投入的做一件事是不容易的。在28年的安全技术管理生涯中,刘金明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高超的技术管理才能和对企业无限的忠诚,对事业执著的信念,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奉献矿山的豪迈情怀。(袁士洋 董国玉)

袁士洋 董国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