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1|回复: 2

沉睡百千年,雕琢成珍品——潭门砗磲工艺

发表于 2015-8-3 22:29: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沉睡百千年,雕琢成珍品——潭门砗磲工艺
朱鸽翔
2015年08月03日13:50    来源:国际在线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沉睡百千年,雕琢成珍品——潭门砗磲工艺

潭门砗磲工艺之一

潭门镇渔民出海作业时经常能打捞回一种贝壳,叫砗磲。它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以前,渔民多是去壳取肉,用于药材。随着石雕、玉雕工艺等艺术、市场价值的不断提升,人们发现砗磲的也外壳特别适合雕刻成艺术品。于是,镇上逐渐兴起了砗磲工艺行业,当地很多渔民也逐渐以挖砗磲贝壳为主业。他们将砗磲打捞上船,运往各个作坊,加工、刻制成各种题材样式,远销全国各地。

潭门砗磲工艺之二

潭门砗磲工艺之三

潭门砗磲工艺之四

潭门砗磲工艺之五

砗磲坚硬如石,是大自然馈赠予人类的珍宝,外壳光洁明亮,在阳光下格外细致嫩白。砗磲生长缓慢,其生命周期可达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在东方佛典《金刚经》中,被尊为佛教七宝之一。砗磲深受佛教人士的喜爱,各地佛教高僧、西藏喇嘛高僧常有手持砗磲制成的佛珠。在西方,砗磲、珍珠、珊瑚、琥珀是有名的四大有机宝石。能够作为珠宝饰品或雕件原材料的砗磲必需是已经死亡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化石或玉化的砗磲动物的残壳。砗磲通常分为四大类:南沙大贝、黄岩贝、椰子贝、红边贝(红番砗磲)。

潭门砗磲工艺之六

砗磲的雕刻、制作需要多层工序,一般由大师级雕工与徒弟们组合作完成。如同艺术史上的大型壁画,先由大师构思、完成头部、手等主体部分,学生们画余下内容。砗磲雕刻也是由名师雕工画龙点睛,雕刻重要部分。这样不但可以保障较高的工艺水平,成本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潭门砗磲工艺之七

近年来,砗磲受到越来越多的藏家与爱好者的青睐。在购买砗磲工艺品时,需要鉴别其真伪与优劣。

潭门砗磲工艺之八

首先,天然的砗磲,其外表必然有如车轮与沟渠所构成的图案运机理,天然生成的砗磲如同人的指纹,没有完全一致的模样。如果以将其击破,天然的砗磲就有贝壳自然断面。

其次,天然砗磲一般都有一定比重,除了观察砗磲的纹路是否为天然外,可以掂一掂重量,若是感觉非常轻,则可能为非天然砗磲。

第三,砗磲的颜色光洁明亮,表面呈珍珠般的光泽,而抛光过、呆白的“砗磲”则可能是用白石或粉碎的贝壳粉或白石粉加胶压合而成的假砗磲。

潭门砗磲工艺之九

砗磲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资源。由于近年来海洋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和海洋资源需求日益增多,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与其他海洋生物一样,砗磲的生长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那些能用来加工的砗磲原料跟其他矿质宝石一样,成为海洋稀缺资源之一。因此,海南政府、渔民与砗磲工艺师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合理采集砗磲原贝,限制其流失,并提高砗磲工艺水准。

潭门砗磲工艺之十

潭门砗磲工艺之十一

潭门砗磲工艺之十二
(摄影 朱鸽翔)
(责编:魏欣宁、鲁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9 11:31:54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20:27:50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