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1|回复: 4

说服力:让销售回归简单

发表于 2015-8-4 22:30: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文建祥/著

  到这里,我们已经解决了说服的最基本的认识问题,接下来要解决的是我们自身的问题了。

  在给一些入门级的销售员做培训时,我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性格内向的人也适合做销售吗?不必说,问这种问题的人都是性格偏于内向的人,他们可能特别羡慕那些逢人就能侃侃而谈的人,把那些能言会道的说话高手当成偶像来膜拜。似乎在他们的印象里,所有成功的销售员都是外向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

  

  据美国的销售同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所有的销售精英中,具有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的人的比例大概是1:1。有“销售奇才”之称的乔·坎多尔弗就是个典型的内向性格的人。他曾这样形容自己:“我的举止有点唯唯诺诺,见到生人就忍不住要向他低头,我甚至不敢高声跟任何人说话。”20世纪70年代末,他的推销保额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然而他的内向还是没有任何改观。

  其实我自己也是一个偏于内向的人。从小时候起,我就特别羡慕那些在谁面前都敢开口讲话的孩子,长大以后,又时常把那些能言会道的朋友当成偶像。但是,做了几年销售下来,我发现那些特别能说的同事并不全是销售行业里的佼佼者,反而很多真正的销售高手在私下里都很低调,甚至有些腼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22:31:07 | 查看全部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还要回到说服的本质上来。说服,归根到底还是心理层面的博弈战,大多时候都是在隐秘中进行的,绝不仅是谈话这么简单。我们知道武术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丑功夫,俊把式。”这句话放到很多行业都通用,比如电影界的“叫好不叫座”。说服也是如此。最有效的说服就和格斗一样,不一定是话说得最漂亮的,但它一定是直指人的心理要害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一个特别会说话的人试图说服你时,你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心生警惕,拒绝他的一切观点;哪怕他说得很对,你也无法放下心里的敌意。这一类失败的说服就是典型的“俊把式”了。

  对说服而言,内向和外向没有什么分别,因为世界上既有好多内向的人也有好多外向的人,针对不同的对象,内向或外向的说服者各有各的优势。而且,内向的人还额外有一项天生的优势,那就是他们说话时会显得比较真诚,因而更容易博得对方的信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22:31:32 | 查看全部
  还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说不来漂亮话怎么办?

  

  答案很简单:说不来漂亮话就不要说。就我总结来看,保持自我的本色恰恰是一种最佳的说服状态。如果你不擅长说漂亮话,就不要向擅长说漂亮话的人学,因为你即使学了也不过是一个二流、三流的说漂亮话的人,甚至还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可能;如果你能顺应自己的个性,不断思考人性,总结经验,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说服力,成就一流的自己。

  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怀疑内向的人是否适合说服,也没有必要刻意逼着自己学别人去说漂亮话。要知道,说服的目的是获得对方的好感,而取得对方好感的方式绝不仅是说漂亮话这一种。

  写到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我之所以在本书中频繁地以销售为案例,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我本来就是销售出身;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销售是世界上最广泛地使用说服技巧的行业,几乎每个销售员每天都要进行数以百计的说服工作。那么,从这一行业中调取数据和案例作为论据,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了。

  我有一个邻居,他是个有12年销售经验的销售专家,经常给一些大企业做销售培训。他认为,在整个推销界,电话销售员的平均成功率是3%——也就是说,电话销售员平均要打100个电话才能完成3单业务。

  就我自己的体会来说,推销员的成功率要普遍高于电话销售,毕竟当面的销售有着更多的沟通方式。比如我曾经工作过的一家公司,它的推销员的平均成交率大概是11%,该公司还有一位销售高手,他的业务成交率能达到64%——这已经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了。

  以上的数据说明了什么?无论多么高超的销售专家,都有碰钉子的时候,而且大部分的销售工作都是在碰钉子。哪怕是一个顶级的销售员,也有很多的客户是他无法说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22:31:50 | 查看全部
 这可能是说服最大的遗憾:你不可能说服世界上所有的人。真正的赢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因此他们不会因为失败的说服而裹足不前。

  那么,什么人是不能说服的呢?一般来说,那些把自己的心理隐藏得很深的人是最不容易说服的,因为你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也就难以选择有效的言辞进行说服。对这样的人,我们没有必要耗费精力去说服他们。有人说“说服是成功的捷径”,如果这条“捷径”既费力又费时,也就不能再称为“捷径”了。

  所以一些聪明而有理性的销售员,通常会采取如下策略——把客户分为三类:集中精力解决可以马上成交的客户;争取大概可以成交的客户;放弃难以成交的客户。这样一来,他们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上面提到的那位成交率达64%的同行,就是这一策略的践行者。

  刚入销售行的时候,我遇到过一个同事,他是个很热情的人,而且意志坚定到固执,就是“客户拒绝了100次,还要再试上200次”的那种。有一天我对他说:“这幢楼里有一个大老板,很难接触,我猜你绝对做不成他的单!”他很不服气,结果就跟我打了赌。从那天起,他每天都要去拜访一次那位大老板。大老板逐渐对他忍无可忍,最后竟然大开粗口骂了他。但他却一点不生气,仍然笑容满面地每天都去找那位大老板。

  结果,那位大老板始终没有签单。富于戏剧性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那位大老板竟然看中了我这个热情的同事,后来用高薪把他挖走了。

  这是个结局不错的故事,但我们要看到,现实中确实存在不能说服的人。所以我们不要死钻牛角尖,要懂得适当舍弃,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那些我们更有把握的工作里。这也有益于我们培养良好的心态——胜败其实是人生常事。

  对任何人来说,最大的困难不是说服别人,而是说服自己。如果你经常因为不能说服某人而一直耿耿于怀,那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说服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22:32:37 | 查看全部
说服不是聊天

  

  人天生就有自我表达的欲望,语言就是我们的祖先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创造出来的工具。所以我们经常在与朋友的交流中身不由己,一开口就滔滔不绝,而且我们会发现,越是漫无目的的聊天,我们的话就越多。

  但说服绝不是聊天。在说服中,我们说得越多,离成功就越远。比如在销售中,如果销售员一味滔滔不绝地大讲产品是如何地好,如何地受欢迎,却完全不顾客户的感受,难免会招致对方的反感,他当然也就不会掏钱买你的产品了。

  如何保证我们所说的话都对说服有帮助呢?

  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事先明确目标。因为目标决定路线,当明确了目标,我们的说服工作就有了清晰的努力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