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可为的转基因
土豆是仅次于大米、小麦和玉米的全球第四大主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把土豆作为主要或者重要的营养来源。但由于它是无性繁殖作物,所以在育种方面与其它主粮完全不同。缺乏转基因作物保护技术导致土豆生产过程中受到病虫害、微生物和杂草侵害造成的损失高达70%。
2014年11月,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局向Simplot公司发放了InnateTM土豆在美国的商业化许可,成为第一款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土豆品种。
InnateTM土豆的天冬酰胺含量较低,从而降低了对人类潜在致癌的丙烯酰胺的生成,去皮后不会褪色,挫伤时斑点较少,易贮藏,减少了浪费从而有利于粮食安全。批准InnateTM将为转基因土豆在全球打开新的机会窗口。全球土豆的产量损失有22%归因于真菌和细菌病原体,有8%归因于病毒,再加上害虫造成的18%的损失以及杂草造成的23%的损失,如果没有作物保护,70%的土豆产量会损失于科罗拉多甲虫等害虫和病毒载体(蚜虫和叶蝉)以及由真菌、细菌、各种病毒以及线虫引起的疾病,这些会在其所在区域造成毁灭性损失。
Simplot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91%的被调查者对InnateTM育种方法很放心,生物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土豆因害虫和疾病所造成的损失。
到2050年将供养90亿人口是人类在本世纪剩余年份里必须面对的一大挑战。在小麦和大米绿色革命之后,作物生产率增幅下降。很明显,仅靠传统技术在2050年不能供养90亿人口。这就需要更先进的粮食作物生产体系来应付一系列的变化,包括日益增长的人口,急速变化的气候,逐渐减少的资源,逐渐变化的饮食习惯以及消费者对安全、高质量、营养丰富且便利的食品的需求。
全球科学界的一项提议是更好地兼用传统技术(适应性更好的种质)和最好的生物技术(适当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性状),以取得作物生产率在全球15亿公顷耕地上的可持续增长。很显然,生物技术虽然不是解决粮食危机唯一的解决方案,但注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转基因技术依然是未来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