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1|回复: 0

大河无水小河干——埠村园区煤矿职工生活状况调查

发表于 2015-8-6 09:47: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河无水小河干
                                ——埠村园区煤矿职工生活状况调查

当前,煤炭市场低迷,煤炭价格跌幅深不见底,煤矿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埠村园区这样的老煤矿企业更是难上加难。在企业的困难时期,煤炭工人的生活受到了多大影响?大家心里都有啥盘算和想法,近日笔者到埠村园区对职工进行了采访。

“一天没有两张‘红票’门都别想开”

    “现在这个社会吃喝拉撒、人情事事那样不得要钱,一天没有两张‘红票子’(百元人民币),门都别想开。”说这句话的是埠村园区埠村煤矿采一队职工王延明。
已经49岁的王延明有个6口之家,与妻子育有两个女儿。农民出身的父母亲一直跟随着老王这个独子,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就靠着老王的工资。
笔者从采一队工资表上看到,2015年5月份这位采掘一线工人的工资收入是3964元,6月份工资是4038元。
“我每个月的工资在4000元左右,6口之家人均消费只有660元。”王延明说,大女儿18岁上大学,正是好打扮的花样年龄。因为家里收入低,懂事的女儿从不乱花一分钱,每个月生活费只有400元,衣服也是让妈妈给自己制备。12岁的小女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近山东省举办了少儿金话筒主持人大赛,女儿被学校推荐参加,因为需要300元的报名费,孩子偷偷把报名表藏了起来,妻子给小女儿收拾书包才发现。
“我家在农村,有2亩农田,粮食不用买,这工资紧紧巴巴的还凑付,就害怕两位老人生病,两位老人是农村合作医疗,自费段高,住院根本住不起。”王延明说。
埠村煤矿是58年建矿的老矿井,原有三对生产井口,一号井、三号井因为资源枯竭已经关井闭坑。王延明所在的二号井资源储量只能开采到2015年年底。根据淄矿集团与埠村煤矿的战略决策,大批煤矿工人需要转移。
“人员转移有年龄限制,我虚岁50已经超龄。但我希望自己能够走出去,干了一辈子煤矿,别的咱也不会干,这一天两张‘红票’还是得想办法挣到手,要不这门真是开不了。”王延明话里透着无奈。

“就害怕不长久”

   走进埠村园区物业公司新成立了的毛衣加工厂,你只能听见机器“哒哒哒”的声响,22位女职工忙碌的头也不抬。
这22位女工原在洗煤厂工作,看皮带、扛大锨、煤炭。因为矿井资源枯竭,洗煤厂用的职工越来越少,22位女职工不得不转岗来到了毛衣加工厂。
“以前都是和铁家伙打交道,虽然咱也是女人,但是这种细法活咱还真是头一次干。”已经40岁的姜燕说。
毛衣加工厂是埠村园区为了安置再就业女工与乳山毛衣加工厂合作成立的加工公司。乳山加工厂负责提供订单和原料,女工们只负责把已经织成片的毛衣半成品连接起来,看似挺简单的活,练得是眼力和手上功夫。
“加工一件是2元,我这一天拆了缝,缝了拆最多也就加工10件,基本工资都挣不起来。总公司干得好的老师傅最多一天能加工50件。我得努把力,领导给咱们提供一次再就业的机会可是不易啊。”姜燕对笔者说。
小姜的丈夫已经随转移队伍到陕西亭南煤业公司项目部工作,平常两个月回家一趟。婆婆寡居多年,姜燕与丈夫结婚后一直与婆婆生活在一起。为了让儿媳转岗能顺利,婆婆独自一人担负起了照顾两个孙女的重担。11岁的大女儿已经能够自己上学,3岁的小女儿还需要婆婆时时照顾。
说到婆婆,姜燕眼里便泛起泪花,说话也哽咽起来:“老人一人带大儿子不容易,本该是享清福了,又遇上我转岗,不光钱挣不多,主要是老人总是替咱担着一份心,害怕这份工作还是不能长久。”
不光姜燕一人有这样的想法,22位女职工都有这样的担心。她们说:现在是学习期间,埠村园区给大家一部分补贴,但是煤炭不挣钱企业困难,补贴今日有明日没的靠不住,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升技术,尽快让这个小厂实现盈利。
为了自己的明天,22位女工天天加班,以前干过缝纫的曾祥美现在每天最多能加工30件。

           “‘走出去’这条路越来越窄”

为了企业转型发展,自2012年起埠村煤矿就成立了东辰共赢服务公司,下设矿业管理、工程管理、物业服务、钻探注浆、煤炭物流、设备安装6个项目部。王维江是第一批带领队伍走出矿区的支部书记。
“2012年4月份,我们承接了淄矿集团双欣矿业公司大断面巷道掘进,那时集团内部的专业化队伍刚刚组建,承接工程比较好做。”王维江告诉笔者,现在需要转型的煤炭企业若过江之鲫,煤矿企业都在节本降耗,为了降低成本,各单位是能自己干地绝对不外围承包,“走出去”这条路已经越来越窄。
2012年第一支队伍走出矿区时,埠村园区管委会主任原埠村煤矿矿长郭恒斌曾经对外出创业的33名职工说“出去代表着埠村煤矿的脸面,要干好。”这支队伍先后3次受到了双欣矿业公司的嘉奖,两项创新获得了双欣矿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奖。然而,牌子竖起来了,市场却没有了。2014年煤炭售价只有100多元的双欣矿业公司开始清理外包队伍,埠村煤矿项目部只能离开双欣另辟战场。
“现在的施工完全按照市场化,进多少米进尺拿多少钱。但是为了降低开采成本,各单位在采场接续上都控制得很紧,制定掘进计划,不允许超计划掘进,钱挣得少。”王维江告诉笔者,这支掘进队伍职工岁数大都在45岁左右,上有老、下有小,正是家庭开销最大的时候。他们离家4000多里路,钱再挣得少,职工的思想不稳定,管理难上加难。
7月份,项目部有两名职工的父母住院,项目部两次组织捐款,但是这些暖心的举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其中一位职工做了房屋抵押贷款,为老母亲筹钱治病。
笔者了解到,仅淄矿集团像埠村煤矿一样成立专业化队伍走出去承包工程的单位就有5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韩瑜 弋永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