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支持
太阳光也是有压力的
伟大的开普勒400年前就提过:单靠太阳光就能行走太空。而1870年代麦克斯韦的理论,指出了这种幻想的真实性。麦克斯韦预言:光也是有压力的。
的确,虽然光子没有质量,但有动量,可以把它的动量传递出去。晒太阳的,就接受了太阳的压迫,只是力度太小感觉不到罢了。麦克斯韦理论提出30年后,科学家果然测出了光压。
俄罗斯的火箭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和他的同事桑德1921年提出“用照射到很薄的巨大反射镜上的阳光获得宇宙速度。”桑德还说,太阳帆应该是包在硬质塑料上的超薄金属帆。1950年代开始有大量文章讨论太阳帆。1970年代,由于展开技术和薄膜制造进步,太阳帆开始实验。上世纪九十年代,各国陆续完成了一些展开实验。
太阳帆反射光子,反过来光子推动太阳帆。阳光越炽烈压力越大,太阳附近,每平米接受的压力,相当于3枚一元硬币的重力,而到了阳光稀薄的太阳系边缘,每平米的压力就只有一根羽毛的重量了。
技术核心
又大又轻才走得动
展开的太阳帆,面料闪闪发亮,像锡箔。它其实是镀上一层铝的聚脂薄膜材料。
聚酯薄膜很寻常,但太阳帆薄得不寻常,只有100个原子厚。链、索、杆都是碳纤维复合材料。本身很轻,充气后才能勃起,硬如钢铁。
扬起巨帆方能行大船。太阳帆也是越大越好。在刘宇艳等人撰写的《可展开太阳帆技术概述》中说,如果太阳帆直径300米,可以获得340牛顿的压力。让0.5吨的航天器在200天飞抵火星。如果直径2000米,就能把5吨重的航天器推出太阳系。
有一种说法是,太阳帆理论上最高速度是光速的2%,也就是每秒6000公里。不过,现在科学家能指望的是大型太阳帆航行达到60公里的秒速,也就是现在纪录的4至6倍。如果成真,那么太阳帆将大踏步地飞向人马座。
必须具备完美反射面
太阳帆不光得轻,还得具备完美反射面,要比美人的脸蛋儿还光滑,让光子一触即弹。这可就难了。一个皱巴巴的包裹,展开成为坚固的完美镜面,对制造技术要求很高。
展开是一个大麻烦。科学家想出一些好办法,有人提出用折叠后的应力自动展开,不用机械;有人提出充气展开,被广泛采纳。姿态控制也很难,实践中多用一块小太阳帆去调整大帆的朝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