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6|回复: 0

“高压”就业形势下 大学生求职五种不良心态

发表于 2015-8-7 21:45: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羞怯、攀比、依赖……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了种种不健康心态。
  日前,记者采访了沈城各高校的就业专家,为有不良就业心态的大学生开剂药方。

  症状一 羞怯心理

  在高校招聘会现场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学生面对招聘单位丢下自荐书就跑,或者面对招聘者结结巴巴、面红耳赤,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对症下药: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郑虹认为,这种情况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果学生是初次参加招聘会,那么就要加强对应聘流程的了解,以免错失面试机会。如果学生出于羞怯不敢面对招聘者,那么就要增强自信,培养主动求职的意识。

  郑虹建议,各高校应该安排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模拟招聘面试现场,让毕业生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就业问题。

  症状二 攀比心理

  一些大学毕业生讲“级别”,觉得在校期间成绩好、荣誉多、“官职”大,理所当然工作也应好。

  对症下药:不同企业的用人要求不同,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辽宁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佟岩认为,攀比心理是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毕业生在面对这个问题时,要分析“为什么自己得不到用人单位认可”,“目前企业缺乏什么样的人才”,从而找出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症状三 依赖心理

  自己不急着找工作,整天想着靠哪个亲戚朋友的关系谋个职位。外出找工作总让父母、同学相伴,或一帮学友共同应聘同一单位,希望日后相互照应。

  对症下药:郑虹表示,大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独立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如果图一时之快靠别人找到了工作,也不会太长久。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生存能力,应该从入校时就开始培养,找工作本身只是对这种意识和能力的一种锻炼。建议大学生要尽早培养起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要等毕业时才进行准备。

  症状四 低就心理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敢迎接挑战,总觉得自己技不如人,甚至干脆想找个“买家”草草“卖”出去。

  对症下药:辽宁中医药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张婷表示,大学生在择业时能够想到的问题并不全面,需要家长和老师进行把脉。家长要鼓励孩子参与社会竞争,并正确引导其度过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老师要为学生多提供就业信息,辅导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症状五 厌世心理

  有些人思想激进,处处摆“酷”,不愿出去找工作,嫌这儿工资低,那儿待遇不好,一说找工作就想自己当老板,工作没找着反倒欠了一屁股的债。

  对症下药:“这种学生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的了解,一方面要重新认识自我。”郑虹说。大学毕业生要进行职业探索,多接触社会,一旦碰壁也不要灰心丧气,要及时总结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的方法,并通过对自己的准确定位,提升职业竞争力。(冯美琳)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