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13|回复: 10

杜志亮:带领银发人唱响夕阳红

发表于 2015-8-8 09:35: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  吕慧  通讯员  王泽鑫

  伴随着电子琴优美的旋律,张家口市老年大学排练厅里传出悠扬的歌声。弹琴的声乐辅导老师名叫杜志亮,他曾是地区歌舞团的男高音,也是歌舞团的老戏骨,着名词曲作家吕远还曾专门为他创作过歌曲。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杜志亮在我市曾名噪一时。4年前,他来到市老年大学艺术团声乐队义务辅导学生,这使他的老年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28089334_14386423045751n.jpg

  杜志亮(左一)正在教学员唱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09:36:16 | 查看全部
  表演出色得吕远赏识

  今年73岁的杜志亮,1960年毕业于张家口艺术专科学校,被分配到张家口地区歌舞团。

  1978年,地区歌舞团到北京义演歌剧《刘三姐》,杜志亮在剧中饰演管家莫进财,其中有一场演出是在北京永定门外铁匠营俱乐部,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着名词曲作家吕远和艺术家郭兰英到现场观摩演出。演出结束后,吕远到后台找到歌舞团团长,提出让杜志亮在演出结束后单独唱一首歌曲。

  作为我国词曲创作泰斗级人物的吕远,要专门听杜志亮演唱歌曲,这让歌舞团的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意外,杜志亮更是忐忑不安。当杜志亮演唱完《我为伟大祖国站岗》和《赞歌》后,吕远大为赞赏,夸杜志亮嗓音条件好,在音乐上有发展前途。

  在北京演出结束后,杜志亮回到我市,几天后吕远给杜志亮寄来了一封信。在信中,吕远根据杜志亮的声音特点,用湖南民歌《灌区民歌一首》作为歌词,专门为他谱写了一首歌曲,并嘱咐杜志亮录成磁带寄过去。收到吕远的来信,杜志亮的内心无比激动,对于热爱音乐的他来说,能够得到吕远亲自为他量身定制的歌曲是一件莫大的幸事。

  然而,在那个年代没有专门的录音棚,录音设备也极其简陋。杜志亮将录好的磁带寄给吕远后,因为音质不好,让原本打算把杜志亮推荐到有关文化部门的吕远有些失望。但是,吕远深知杜志亮的演唱功底,又来信建议杜志亮直接用这首歌参加全国性的歌唱比赛。那时,到全国参加比赛需经过单位推荐,由于家庭成份等原因,杜志亮最终遗憾地与比赛失之交臂。

  多年后,杜志亮从一个熟人口中得知,大约在1986年,吕远来到我市做学术报告,还专门问起过杜志亮。至今,每当杜志亮拿出珍藏多年的吕远来信,从心底就会勾起对那段美好时光的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09:36:48 | 查看全部
128089334_14386423045751n.jpg
杜志亮在歌剧《嫁不出去的姑娘》中饰演父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09:37:14 | 查看全部
128089334_14386423046341n.jpg
 杜志亮在歌剧《甜蜜的事业》中饰演老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09:37:31 | 查看全部
  执着艺术的老戏骨

  当时,地区歌舞团演出多,还总下乡给农民演出。杜志亮在团里是主要演员,不管是演出二人台、歌剧、话剧还是舞剧等,每个角色杜志亮表演得都是惟妙惟肖。常年在外演出,家里的所有事情都交给了妻子张桂兰。张桂兰说,杜志亮有的时候一出差就是好几个月,生二女儿的时候,杜志亮因为演出都没能赶回来。

  在一些闭塞的山村,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非常贫乏,为了把最好的演出献给农民兄弟,杜志亮演出特别认真。在歌剧《箭杆河边》中,杜志亮饰演剧中二赖子。时值寒冬腊月,台下的观众都穿着大皮袄,而为了符合人物角色的需要,杜志亮竟穿着背心和短裤演出。演出结束后,杜志亮的脚被冻得失去了知觉……

  当时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所有的人都很有激情。在一个村演出完要去下一个村,行内人称“倒台子”。团里只有一辆车,光是演出设备和服装就装满了整个车厢,演员们只能背着行李徒步二三十里地到下一个村子。条件虽然艰苦,可演员们路上有说有笑,到了目的地棉袄都湿透了。若是去一些较小的村子,整个村子的村民都没有歌舞团的演员多。晚上没地方睡,杜志亮就和同事们挤在牲口棚里度过一宿。

  在地区歌舞团工作的那些年,杜志亮没少吃苦。但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吃苦并算不什么,只要能登台演出,所有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杜志亮在地区歌舞团工作了20多年,后来因为待遇低,迫于家庭经济的压力,杜志亮调到了桥西区南营坊街道办事处工作。

  在南营坊街道办事处工作时,杜志亮仍然没有放下老本行。在参加1990年上海友好城市优秀民歌手邀请赛中,杜志亮以一首《赞歌》获得了一等奖;在1991年北京军区民兵预备役“三热爱”文艺演出中,代表省军区参赛的杜志亮获得了优秀奖。后来,杜志亮担任了南营坊办事处副主任,当时南营坊办事处的文化站还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09:38:01 | 查看全部
128089334_14386423045751n.jpg
著名词曲作家吕远给杜志亮的来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09:38:20 | 查看全部
  一次偶遇结缘老年大学

  如今,73岁的杜志亮在市老年大学声乐队义务教学已4年了。

  杜志亮来老年大学任教,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2011年,杜志亮的一个朋友带着他来到市老年大学看学员们唱歌,打骨子里就热爱音乐的杜志亮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的氛围。在排练大厅里,杜志亮遇见了市老年大学学委会副主席、兼活动部部长王英会,当时王英会是艺术团团长。虽然两人从未谋过面,但杜志亮的名字王英会早有耳闻,两人聊得非常投机。当时,声乐队没有固定的老师,于是王英会便邀请杜志亮来老年大学任教。

  在老年大学当老师,杜志亮不要任何报酬,凭着对音乐的热爱,就给了他义务教学足够的理由。一周上4次课,每次3个小时,杜志亮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他常常一坐就是3个小时。

  上课时,杜志亮会给学员一一点评和指导,学员哪里唱的不到位,哪个地方发音不准,杜志亮都会细心地帮学员纠正。在声乐队学习的过程中,学员和杜志亮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被杜志亮的精神所打动。一位学员说:“杜老师已经七十多岁高龄了,每次上课都从大老远坐公交车赶到学校,不仅来的早,还要将音响设备调试好,真的不容易啊!”

  面对学员们的赞誉,杜志亮却显得十分谦虚。他说:“现在的日子好了,大家不愁吃不愁穿,更注重精神生活了。我只是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学员们唱唱歌,大家高兴了,我的精神也充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8:40:02 | 查看全部
欢迎各位老师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8 19:00:02 | 查看全部
我来学习了,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00:01:49 | 查看全部
欢迎各位老师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