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8-8 22:25:36
|
查看全部
政策:最高补贴100万元
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六成海归希望在一线城市就业。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东莞外企工作的海归80%非东莞户籍。东莞华侨联合会办公室副主任黄伟华表示,目前大部分登记在册的海归人员85%为东莞本地户籍,大部分选择在东莞创业或者继承父辈的事业,而外企的海归以实战型人才为主,技术类和管理类人才居多。
据了解,松山湖高新区从去年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推进“梧桐计划”,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对于从市外引进,户口迁移到松山湖且在高新区创业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补贴。不仅如此,从市外引进但户口未迁入松山湖的创业高层次人才可以每平方米4000元的优惠价格申报产权房。
不仅如此,不少东莞企业求贤若渴,每年人力资源部门会去海外招聘专业人才。对于海归人才不少企业提供免费住房、交通补贴等优惠政策。
专家建议
二线城市
也可考虑定居
对此,东莞智通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专家建议,虽然一线城市拥有更多的机会和人脉,但是二线城市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国际化人才还有未饱和空间,海归背景在这些城市更容易得到重视。同时,这对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也大有帮助。
相对一线城市来说,二线城市适宜的住房价格和生活成本也可综合考虑。对于初入职场的海归来说,可以考虑在竞争相对缓和的二线城市起步。
海归声音
未来仍想拥抱“一线”
去年从澳大利亚硕士毕业后来广东就业的海归方可涛,目前在东莞的一家经营电讯产品的外企工作。所在的海外市场部的同事有一半都是和他一样具有海外求学背景。“周围的同事大部分周末就会回广州和深圳,许多成家同事的家也不是安在东莞。”
据了解,像方可涛这样双城生活的海归在外企中不少。外企人力资源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这些海归大多数还不想在东莞定居,工作几年后会寻找一线城市的更好职位。
调查发现,非东莞户籍的海归们76%表示未来会考虑去一线城市工作。在东莞某500强企业工作的郑子睿,三年前从深圳调到东莞工作。虽然各方政策都支持落户,她还是选择在深圳龙岗买房定居,也打算一年内重新回到深圳工作。
“东莞确实生活上比较便捷,但是我的家人和同学大部分还在深圳,未来不会考虑定居东莞。”除此之外,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丰富的文化生活和更多的职业前景也是海归想再拥抱“一线”的主要理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