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30|回复: 2

张树红:  身残志坚为父还债十余万 “独臂”男儿成全家顶梁柱

发表于 2015-8-9 08:59: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初春时节的北疆,田野里已经充满了勃勃生机,手脚麻利的人们在田里忙着播种、灌溉,他们的庄稼已经抽芽。此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七师一二三团八连职工张树红正蹲在田间,看着他一个人用一只手辛苦耕种的庄稼。有时候,风沙不眷顾他的辛劳会将小嫩芽戏虐摧残,一切劳动成果付之东流,可这些对于46岁的他来讲不过是他经历过的小挫折而已。  

1.先天残疾,他觉得自己是全家甩不掉的“包袱”

    1969年6月30日傍晚,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而这个孩子,天生是与众不同的,他没有右小臂,右手直接连在了大臂上。然而祸不单行,医生又宣布了另一个不幸的消息,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很难活到30岁。张树红的父母不相信这个残酷的预言,从他记事起,他的父亲便背着他奔波在漫漫求医路上,为了治好他的先天性心脏病,全家人咬紧牙关过日子。  
  但家里早已是寅吃卯粮,听着半夜里父亲深深的叹息,看着弟弟菜色的面容,张树红内疚地感到自己是全家甩不掉的“包袱”。


  日子就这样紧巴巴的一天天过去,他慢慢长大成人,心脏病也在家人的细心照顾下,没怎么发作过,他也逐渐乐观起来,帮家里干农活儿、放牛。一家人的日子慢慢好起来。 2.背负十余万债务,他说再难再苦也要为父亲治病


    1995年,张树红退休不久的父亲被诊断为胃癌,医生给全家人带来了他们最不想听到的一番话:“最多能活3个月,如果及时手术、按时化疗也许还能活个3、5年。”
  听到此话,张树红脑子里一片空白,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看着被病痛折磨得瘦骨嶙峋的父亲,他横下一条心:再难再苦也要为辛苦一辈子的父亲治病。

  为了防止癌细胞扩散,张树红当即决定给父亲动手术,这次手术不但把家里攒下的几万元钱全用完了,还欠了一些债。连队党支部得知张树红父亲病重的消息,先后几次组织连队干部职工捐款。2000年5月,父亲病情恶化,住进了奎屯医院,仅仅一个星期,就花费了3000多元医药费。高昂的医药费像一座山似的压在了张树红身上,让他喘不过气来。他一边在病床前照顾父亲,一边想着该怎么筹得高昂的费用。接下来的日子里,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张树红几乎向八连所有职工借了个遍。

3.漫长还债路,他说只要有口气儿就要把钱还上


  2000年8月,经过一番努力后,张树红的父亲终究还是没能挣开命运的枷锁,永远的离开了,父亲走后,留给家人的不仅是伤痛,还有10万多元的债务。  
  望着破旧的土坯房、头发花白的母亲、两个未成家的弟弟和手中的所有账目,张树红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把钱还上,就要照顾母亲、帮助弟弟成家立业!”
  然而,面对张树红这个患有严重心脏病的残疾人,许多借给他钱的人心里都打起了鼓——他拿什么还款。为了让好心的人们放心,2000年开始张树红在八连承包了50亩棉田。为了节省开支,他从来不舍得雇人,所有大小事务都是他一人包办,别人干活是用两只手,而他只能用一只手。   
  春播时,为了能跟上全连的播种进度,他比别人提前几天着手干活,每天比别人干得时间长。早上五点多钟就下地,中午从不回家,坐在田边吃点干馍馍,喝点凉水,继续干,一直到天黑再也看不见为止。炎热的夏季,别人都在午休,他却咬牙坚持在地里拔草,汗水浸泡着被芦苇划伤的伤口火辣辣地疼。   
  秋收时,为了节省下雇劳力的钱,他更是连轴转,一刻也不休息。天黑回到家时,他浑身像散了架,连坐下吃饭的力气都没有,常常是倒在沙发上嘴里嚼着馍馍就睡着了。为了多挣一分钱,他还时常去打零工,打田埂、铺膜、摘棉花,什么都干。

    70岁的老母亲雷荣芳回忆起十多年来的还债路,无限感慨:“那些年我们从来没穿过一件新衣服,都是穿邻居送的半旧的衣服。很少去商店,除了买生活必需品。”   
  可即便这样,张树红一年也只能还上1万元的债务。虽然背负重债,张树红从没想过投机取巧。棉花收获季节,不少棉花贩子以高于团场收购价格收购他的棉花,都被他拒绝。张树红说,在最困难的时候,是连队党支部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人不能见利忘义。15年来,张树红累计向团场交售棉花20万公斤,没有私自处理过1斤棉花。   
  因为他踏实守信,人们从没有催过债,总是安慰他:“慢慢还,不着急。”终于在2012年1月20日,张树红将所有的欠款还完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可算是落了地。

    由于急于还债,日夜不停的工作,让张树红的心脏病越来越严重。平时干活,他只要弯下身子铺10分钟的地膜,就气喘、胸闷、眩晕,必须休息一下才能继续干活。
4.身体每况愈下,他说要让家人过得更好

  他那撑起整个家的右手,也渐渐开始不听使唤,只要连续几天干活儿,就会肿起来,医生诊断为肌肉劳损,建议他多休息。   
  可是看着别人一家家都搬到团部社区,住进了楼房,而母亲还住在低矮、昏暗的土坯房子里,他怎么能停下来呢。“母亲身体越来越不好了,腰疼腿疼,我得早点让她住进舒适的楼房。”张树红说。   
  2014年,张树红终于在团部买了楼房,为方便母亲出门,他特意选了1楼。新楼房今年10月交房,年底娘儿俩就可以入住了。   
  在还债的漫漫十余年期间里,张树红还张罗了二弟、三弟的婚事。他给二弟买房,给三弟置办结婚用的新家具。他说:“我是大哥,是家里挑大梁的人,再难也得挺过去,让家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张树红帮助其他职工搬运灌溉设备。图片来源:兵团文明办
  这几年,张树红犯病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母亲心疼得直流泪,而他却总笑着安慰母亲:“我们的苦日子就要过去了。”今年1月,张树红被评为“最美车排子人”;4月,他被七师授予“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而张树红从没觉得自己是楷模,他总是腼腆地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编辑点评

  也许有人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当宿疾不愈的他在透支着自己的生命去还债时,当残疾独臂的他在比健全人更加坚韧努力去还债时,当穷困潦倒的他家贫亲老仍坚持还债时,这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9 10:00:16 | 查看全部
这是自己写的还是转发的?怎么没见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1 02:28:54 | 查看全部
    
堂堂七尺儿,真正男子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