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向人民汇报——全国优秀基层书法家”评审工作拉开序幕。在这次评审中,中煤大屯公司闫增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层书法家,全国煤矿系统仅此一人。
温文尔雅、阳光帅气的闫增,面孔白皙、身材高大,嘴角常常勾着一丝淡淡的微笑。八零后的他,已是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获得者。年纪轻轻的他,能在中国书画展中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的确令人刮目相看。但他敏于行而讷于言,丝毫没有时下年轻人少年得志的浮躁和轻狂。
闫增出生在千古龙飞地的江苏沛县。这座有着千年文化积淀的小城,塑造了他谦逊豁达的性格,养育了他清灵朴质的心性。而自幼受家庭艺术熏陶的他,从小便对书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9岁时随父来到了大屯,大屯公司有着南北方艺术交融汇集的传统,良好的文化氛围给了他艺术滋养和启蒙。他与书法真正结缘起于初中,他在学习功课之余,一有时间就临帖。在大家神韵中滋长,在苦练苦摹中成长。天赋来自热爱,青春的才情慢慢被笔墨的馨香浸染。
2004年闫增子承父业,把根深深地扎在了大屯这片矿区。工作之余,他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练习书法上,既传承古法,又融入新意。书法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积累,更需要在安静的状态下才可以呈现。而闫增平时工作繁忙,只有晚上才能进行练习书法。每天晚上等妻儿都入眠时,安静的书房,一杯清茶,一曲清音,闫增拿起心爱的古帖。临帖,读书,写字,每天坚持练字6个小时以上。经过十几年的磕磕绊绊,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被攻破,一次又一次的困惑被解开。有太多的艰辛、太多的辛酸、太多的汗水,也有无数个不眠之夜。多少个寒来暑往,他潜心于书艺砚边,沉湎于这块纯净且淡泊的家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2014年10月份落幕的中国煤矿文联的“乌金艺术奖”的评选中,闫增的书法作品荣获”乌金艺术奖”,这是中国煤矿艺术的最高。在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的表彰大会上,闫增被评为“中国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这也是中煤集团迄今为止唯一获得此殊荣的个人。闫增篆刻作品还获全国首届中华“妈祖奖”书法篆刻大展最高奖和第三届全国“齐白石奖”书法篆刻展最高奖等。
闫增十分注重字外功夫修炼,含英咀华,博观约取,在当代青年书法家中是难能可贵的。十年一剑的书法成绩没有让闫增沾沾自喜,他清醒地认识到书法道路之艰辛。每每谈到书法,他总是谦虚而严谨。他说他一直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书法教育,“闭门造车”让自己处在一个书法发展的瓶颈上。下一步,他在深入研习书法经典的同时,想去正规的书法院校进修。
“书法太迷人了,她是无声的音乐、无墨之图画,常常令人流连忘返。”说到为何如此痴迷书法时,闫增如是说。“我的家人非常支持我。我爱人也是大屯的职工,在上班的同时,家里的一切重担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这几年她放弃了太多……”提起家人,闫增眼睛里流露出愧疚。
闫增的作品一笔一画皆从心底流淌,他书法的笔画线条干净利落、整洁而无芜杂为羁绊,具有晋人书法飘逸出尘的审美品质。观闫增近年作品,其草书,线条畅快,笔势方圆兼济,结字取势险而温平,稳而不失其险、潇洒而不失敦厚、仪态万方而不染媚俗,晋唐遗韵跃然纸上,且图式新颖,方寸之间,古意盎然,常令观者心随笔动。
中煤大屯公司 孔庄煤矿 宗慧芹 221611 0516-89036945 zhqxc@foxmai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