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8-11 11:37:57
|
查看全部
  围绕提质增收,更钻了
  
  走进煤质管理科,室内一片寂静,科长孟庆国正坐在电脑前,出神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煤质报表数据,专心地思考着。
  在当前煤炭市场供求失衡的形势下,提高煤质成为煤炭企业夺取市场份额、增加收入的不二选择。结合淮北矿业强化经营管控十项举措对于煤质管理的要求,海孜矿不断加大煤质管理力度,井下、地面双管齐下,拧紧煤质管理“阀门”。
  “10煤是海孜矿的效益线,下半年,10煤生产断线,给提质增收带来很大的压力。”谈到矿井煤质管理,孟庆国拧紧了眉头。
  当前,该矿仅有西部井736工作面一个面生产,虽然7煤自然灰分仅为20%,但受地质构造影响,煤质管理难度较大。为确保原煤质量,矿上坚持工作面遇构造时严格控制采高,对煤、矸实行分采、分装、分运、分时放煤。地面严控振动筛筛孔尺寸,并安装静止条筛,在煤质变差时,落地回装,二次筛分降灰。
  在对毛煤实行收购制的同时,由煤质管理科加强与采掘单位的互动,共同强化煤质的过程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7月底,大井原煤灰分为24.43%,较计划下降6.07个百分点。西部井原煤灰分为38.88%,较计划下降1.12个百分点,7月份实现煤质增收逾百万元。
  “现在都是机械化生产,不允许设置矸石窖、工作面采高调整空间小、矸石全部经破碎机破碎,以前炮采工作面的管理措施都用不上了。现在煤质验收、过程监督都很严,市场压力更不用说了。”对于当前的煤质管理,孟庆国称压力非常大。
  “不过压力压出了咱的钻劲,我设计了一个煤矸分离器,利用滚筒高速旋转,在地面对原煤进行二次分离,经实验,绿豆大的矸石都能够成功分离。”谈到自己的煤质管理新举措,孟庆国脸上闪现一丝微笑。
   |
|